首頁評論時政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 新加坡吉林南粵魯東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 華商紙媒滾動

海外網海外網>>台灣>> 正文

  

九二共識20周年:從求同存異,到聚同化異

——寫在“九二共識”20周年之際

2012年11月30日08:07|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字號:

摘要:20年彈指一揮間。1992年,通過兩岸主管機構的努力,在香港會談及數次函電往來后,海峽兩岸最終形成了各自以口頭方式表述“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之原則”的共識,即“九二共識”。“九二共識”達成20年,以此為基礎,海峽兩岸擱置政治分歧,先后達成了22項造福兩岸人民的協議,開創了兩岸和平發展的新局。最近,海峽兩岸先后舉辦各種活動,有關人士也紛紛撰文,紀念這一重要共識的達成。

11月26日,中台辦、國台辦與海協會在京舉辦“九二共識”20周年座談會。   陳佳慧攝

 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2008年6月兩岸兩會重啟協商。圖為海協會會長陳雲林(左)和時任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   新華社記者 侯東濤攝

  近年來,兩岸交流日益頻繁,圖為四川省在台北舉辦“樂行四川”推介會。   本報記者 吳亞明攝

  20年彈指一揮間。1992年,通過兩岸主管機構的努力,在香港會談及數次函電往來后,海峽兩岸最終形成了各自以口頭方式表述“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之原則”的共識,即“九二共識”。

  “九二共識”達成20年,以此為基礎,海峽兩岸擱置政治分歧,先后達成了22項造福兩岸人民的協議,開創了兩岸和平發展的新局。最近,海峽兩岸先后舉辦各種活動,有關人士也紛紛撰文,紀念這一重要共識的達成。

 

  歷史事實  有據可查

  “有沒有‘九二共識’?承不承認‘九二共識’?”11月26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召開的一場“九二共識”座談會上,親歷“九二共識”達成全過程的海協會前常務副會長唐樹備,做了明確而清晰的回答。

  他介紹,1992年10月底,海協會代表周寧和海基會代表許惠佑在香港就事務性商談表達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態度交換意見。海基會在會談中提出5種書面表述,海協會也帶去經批准的5項文字表述方案。由於海基會的5項書面表述文字中有“兩個對等政治實體”或否定“一國兩制”含義的內容,不為大陸接受,海基會代表經向台北請示后,又提出3項口頭表述方案。

  “海基會的3項口頭表述方案,均由對方念,我方記,雙方核對無誤。其中第三項方案是:‘在海峽兩岸共同努力謀求國家統一的過程中,雙方雖均堅持一個中國之原則,但對於一個中國的涵義,認知各有不同。’”唐樹備說,當年11月3日,海基會來函,正式建議“以口頭聲明方式各自表述”。在海協會看到海基會口頭表述的第三方案、初步評估有可能達成共識的情況下,由時任海協會副秘書長孫亞夫於當日下午打電話給時任海基會秘書長陳榮杰,表示海協會充分尊重並接受海基會的建議,並提議就口頭聲明的具體內容進行協商。

  當時,海協會內部評估,認為海基會提出的口頭表述方案第三方案相對於台灣方面的其他方案來說可以接受。由於此案中有雙方“對一個中國的涵義,認知各有不同”一句,海協會商量后,決定在口頭表述要點中寫上一句話,即“但在海峽兩岸事務性商談中,不涉及‘一個中國’的政治含義”,以表達擱置爭議的態度。當年11月16日,海協會將增加后的方案發函給海基會,並由新華社、中國新聞社當天向國內外播發。

  無獨有偶,在北京聯合大學台灣研究院日前舉辦的紀念“九二共識”20周年學術研討會上,海基會前秘書長邱進益和海基會前副秘書長的李慶平也談到,1992年11月16日,海基會收到海協會關於口頭表述堅持一個中國原則要點的函,即“海峽兩岸都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努力謀求國家統一。但在海峽兩岸事務性商談中,不涉及一個中國的政治含義”。此函同時附有海基會之前所提口頭表述方案,即“在海峽兩岸共同努力謀求國家統一的過程中,雙方雖均堅持一個中國之原則,但對於一個中國的涵義,認知各有不同”。

  這些函電就是雙方達成“九二共識”的重要依據。1994年1月12日,海協會理事會會務工作報告中,把1992年達成的共識歸納為“雙方各自以口頭方式表述‘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

  唐樹備說,盡管兩會協議用口頭方式來表達上述共識,但這卻是兩岸自1949年以來達成的第一次公開的、有書面文件為依據的政治共識。在兩岸依然處於政治對立的情況下達成這樣的共識,是非常難能可貴的。

  深遠影響  留名青史

  上世紀90年代初,兩岸政治僵局尚未打破,民間交往衍生許多事務性問題急需解決,“九二共識”就在這樣的背景下應運而生。

  海協會會長陳雲林說,“九二共識”的達成,確立了兩岸協商的政治基礎,兩會商談迅速取得突破性進展。1993年4月,汪道涵會長與辜振甫董事長在新加坡舉行會談,簽署了《汪辜會談共同協議》等四項協議,實現了1949年以來兩岸授權代表以民間名義進行的首次會談,標志著兩岸關系邁出了歷史性的重要一步。

  此后,因種種原因,台灣執政當局拒不承認“九二共識”導致兩岸兩會商談中斷,一些人甚至質疑兩岸是否真的達成過“九二共識”,直到2008年台灣政局發生變化。中台辦主任王毅透露,2008年6月,兩會也正是在相互致函重新確認“九二共識”之后,才得以恢復中斷近10年的協商,進而相繼簽署18項協議和達成多項共識,解決了諸多事關兩岸同胞切身利益的實際問題,提升了兩岸交往合作的制度化水平。

  全國台聯會長梁國揚說,2008年后兩岸簽定的18項協議和達成的多項共識,“內容包括兩岸經濟合作、全面直接雙向‘三通’、大陸居民赴台旅游、共同打擊犯罪與司法互助以及兩岸在金融合作、投資保護、農產品檢驗檢疫、知識產權保護、醫藥衛生、核電安全等眾多領域的交流合作,解決了大量關系兩岸同胞民生福祉、加強兩岸同胞互動往來的實際問題,給兩岸同胞尤其是廣大台胞鄉親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 

  海峽兩岸經貿交流協會會長王遼平則明確表示,“九二共識”是兩岸經濟關系制度化的基礎。2008年5月后,兩岸雙方在反對“台獨”、堅持 “九二共識”的共同政治基礎上明顯改善和發展了兩岸關系,兩岸經濟關系也因此實現了一系列重大歷史性突破,初步實現了正常化、制度化與機制化。兩岸貿易投資不斷創出新高,2011年兩岸貿易額達到1600億美元,台商在大陸實際投資21.8億美元,歷年累計已達563億美元。大陸企業紛紛組團赴台採購,並逐步擴大了在台投資。兩岸經貿關系更為密切,新型產業合作逐步展開,金融合作持續突破。

  台灣中國文化大學教授蔡瑋在北京聯合大學舉辦的座談會上表示,沒有“九二共識”就沒有1993年的辜汪會談﹔沒有“九二共識”,就沒有兩岸關系早期的良性互動﹔沒有“九二共識”,就沒有海基、海協兩會2008年以來的恢復協商﹔沒有“九二共識”,就沒有后來的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蔡瑋說,當年兩岸談判者所展現出的靈活應變與卓越智慧都值得肯定,“九二共識”起了中流砥柱及承前啟后的積極作用。從歷史宏觀的角度來看,“九二共識”打開了兩岸良性互動的閘口……“九二共識”及其參與者將留名史冊。

  政治智慧  彌足珍貴

  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兩岸雙方應恪守反對‘台獨’、堅持‘九二共識’的共同立場,增進維護一個中國框架的共同認知,在此基礎上求同存異……”,首次把堅持“九二共識”寫入黨的全國代表大會正式文件,王毅認為,這表明了我們對“九二共識”作為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政治基礎重要組成部分的高度重視。

  陳雲林說,“九二共識”是兩岸建立互信的基礎,是兩岸關系的寶貴資產。事實已經証明,堅持這一共識,兩會協商就能順利推進,兩岸關系就能得到改善﹔否認這一共識,兩會協商就會難以為繼,兩岸關系也會停滯不前。未來在鞏固深化兩岸政治互信中,“九二共識”仍將發揮重要的基礎作用。

  全國台研會執行副會長周志懷認為,有必要在兩岸關系研究領域,構建以“九二共識”為主要內容的兩岸學術話語體系,形成以“九二共識”為主體的共識群。他說,沒有“九二共識”,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基礎勢必會發生坍塌﹔但隻有“九二共識”,兩岸關系持續和平發展將會缺乏新的動力。在未來兩岸關系發展過程中,我們一方面要繼續堅持“九二共識”,另一方面也應當在研究工作中大膽進行政策創新,不斷尋求兩岸新共識的達成。他認為,可以通過兩岸學術界的努力,以循序漸進方式,不斷達成新共識,逐步形成以“九二共識”為主體的共識群,建立一個立足於兩岸關系發展現實、且具有生命力的學術話語體系,積極探索踐行“九二共識”的多重路徑,進一步發掘“九二共識”所蘊含的政治智慧,以促進兩岸關系繼續沿著正確的方向邁進,從而達到不斷鞏固與深化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目標。

  王毅說,“九二共識”的啟示之一就是要有正視問題、面向未來的政治勇氣和智慧。“九二共識”體現了雙方打破僵局、開辟未來的政治決斷和務實靈活處理復雜事務的政治智慧。這一經驗彌足珍貴,富有深刻的啟示。應當看到,兩岸關系既存在著歷史遺留的症結性問題,也會在發展進程中遇到各種新情況和新問題。我們從“九二共識”中汲取的有益養分是,正視而不回避面臨的各種問題,同時以對歷史、對人民負責的態度,站在全民族發展的高度,積極進取地思考破解難題之道,循序漸進地加以務實推進。

  

(責編:劉凌)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九二共識,兩岸,兩岸關系

評論時政國際娛樂文史地方華商

熱圖>

最新熱點>

盤點世界各國文藝兵和勞軍拉拉隊(組圖)

娛樂炫圖>

最新排行 >

史海鉤沉>

精選圖片>

視頻>

論壇熱帖>

猜你喜歡>

1901年八國聯軍鐵蹄下淪陷的北京城

盤點香港10大豪門媳婦(組圖)

評論|時政|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滾動

吉林|南粵|魯東|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華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