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評論時政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新加坡雲南吉林紅色記憶南粵魯東商城中原創投成渝書畫贛鄱旅游IP電視華商紙媒滾動
2014-07-08 09:03:01|來源:海外網|字號:
海外網7月8日電 據香港中評社報道,“龍脈相傳 青春中華—全國台聯2014年台胞青年千人夏令營”日前在北京開營。6日上午,台灣青年學生來到北京故宮博物館進行參觀。台灣青年表示,目前兩岸還是存在一些認同上的差距,但可以通過交流來建構共同的認同。
台灣大學化學工程系大二學生沈毓沂告訴中評社記者,台北故宮裡的文物比較多,更像是博物館,而在北京故宮主要是看建筑。台灣對大陸的印象主要來自一些來台灣旅游的觀光客,而有些觀光客的素質很差,這就給台灣人留下很差的印象。“而來大陸接觸之后,發現大陸人很好。兩岸認同還是存在一定的差異,大陸和台灣有些不一樣,大陸是整體國家,而台灣主權不一樣。”沈毓沂說,現在的青年已經有了一定的認知,很難通過他人的影響來改變既有認知。
“大陸人和台灣人沒有在一起生活過,是不會有認同的。兩岸的青年應該多交流,來縮小認同的差距。”沈毓沂說。
畢業於台灣大學園藝系的張紹強告訴記者,已經來過大陸七八次了,每次都是跟著全國台聯的台胞夏令營活動來。第一次來大陸的時候,發現大陸其實發展很快,有很多新規劃。之后每次來,發現大陸都會有不同的變化和發展。台北故宮裡的很多寶物都是從大陸搬過去的,裡面有很多歷史文獻、字畫和藝術品。而北京故宮的建筑很奇特,其實兩者原本是一起的,只是類型不一樣,而傳統文化在台灣保存得更完整。
“兩岸在文化認同上基本是一致的,只是制度不一樣而已。兩岸制度上的差異,再加上分割得太久了,使得兩岸的認同差距越來越大。”張紹強說,但語言是相通的,這種認同差距隻能順其自然發展,不能強制干涉,要考慮台灣人是否能夠接受。
台灣南開大學文化創意與設計系大二女生卞廣婷告訴記者,這是她第一次來大陸,發現有很多地方跟想象中不一樣,文化、生活習慣、接人待物等方面都不一樣。以前在書本中看到過一些北京故宮的介紹,參觀之后,親身體會了北京故宮的歷史文化,之前的印象更深刻,而且北京故宮的建筑很奇特。
北京故宮博物院建立於1925年10月10日,位於北京故宮紫禁城內,是在明朝、清朝兩代皇宮及其收藏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中國綜合性博物館,文物收藏主要來源於清代宮中舊藏。
故宮為中國明、清兩代(公元1368∼1911年)的皇宮,依照中國古代星象學說,紫微垣(即北極星)位於中天,乃天帝所居,天人對應,是以故宮又稱紫禁城。明代第三位皇帝朱棣在奪取帝位后,決定遷都北京,公元1406年即開始營造宮殿,至明永樂十八年(公元1420年)落成。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國最后的封建帝制——清王朝,1924年清遜帝愛新覺羅 溥儀被逐出宮禁。
北京故宮博物院;文化創意;台灣旅游;北京故宮博物館;台灣青年
評論|時政|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滾動
新加坡|雲南|吉林|紅色|南粵|魯東|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贛鄱|IP電視|華商|紙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