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7月02日19:31来源:环球网字号:
摘要:台湾《美丽岛电子报》副董事长吴子嘉日前撰文称,马英九透过吴伯雄率领特使团前往北京,主要目的就是透过“吴七条”传达马英九的讯息。 |
民进党前主席许信良(居中者)应邀出席“北京会谈”。作为在民进党内颇有影响力的人物,许信良此次登陆,也是民共之间交流、对话的一种突破。 环球网记者 李柏涛 摄
环球网7月2日讯 台湾《美丽岛电子报》副董事长吴子嘉日前撰文称,马英九透过吴伯雄率领特使团前往北京,主要目的就是透过“吴七条”传达马英九的讯息;而当中最重要的,就是提出“两岸各自的法律、体制都主张一个中国原则,都用一个中国架构来定位两岸关系,而非国与国的关系”。
文章称,换言之,这是马政府首次提出“一个中国架构”的概念,以正面呼应中共18大政治报告中,对台政策提出的“一个中国框架”诉求。紧接着,马英九核心幕僚学者赵春山,在“北京会谈”进一步接棒说明,所谓的“架构”与“框架”,英文完全相同,都是“frame work”。
文章指出,从种种讯息来看,在美中新关系态势确立后,马英九清楚体察到“重美轻中”恐无以为继,因而放弃“一中各表”,并让步到“一中框架、架构”的态势已经相当明确,让两岸关系有机会进入另一个新的阶段。
文章说,当初曾一再排斥与中国大陆进行政治谈判的马英九,如今为何却突然转向大步朝政治谈判前进?主要目的,就是他有意参加明年在上海举行的APEC,创造访问中国大陆的机会,会见大陆领导人,登上个人历史的髙峰,进而争取加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所以,目前所做的调整,都是为了强化双方的政治互信;而北京无法接受的“一中各表”,马英九自然是非抛弃不可。
文章认为,对于台当局递出的这份“大礼物”,中国大陆必然是乐观其成。问题是,马政府的主观愿望虽是如此,但未来是否真能如愿顺利推演?必须说,总是逆势面对民意、与在野党为敌,在党内又面临剧烈权力挑战的马英九,根本不具备足够能量达成他所设定的战略目标;纵使大陆方面态度开放,但面对一位扶不起的阿斗,纵使想帮忙,恐怕也是力犹未殆。
在“北京会谈”结束后,吴子嘉与参加会谈结束返台的许信良会面,针对马英九突然大幅度调整的两岸战略进行对话。以下,就是对谈内容。
吴子嘉(以下简称吴):为了追求历史定位,目前马英九心中,看来已经为两岸设定出一套“一中大战略”,未来将会不断出招,以时间顺序来看大致如下:
◎2013年:签订服务贸易协议。
◎2014年:
1、互设办事处,办理领务,大陆默认治权。
2、签订商品贸易协议
3、确定将“一中架构”列入正式文件。
4、参加APEC。
◎2015年:
1、签订两岸文化协议
2、争取加入RCEP。
◎2016年:挑起“统独”大战,嬴得选举,国民党继续执政?
许信良(以下简称许):由于中国大陆对马的不满,已经透过诸多渠道表达,其中就包括不接受“一中各表”。所以,马英九如果要在国际上有所突破,就必须在两岸关系中寻求进展。尤其,面对中美合作关系的新变化,马英九必然明显感受到美国阵营开始对他出现冷淡态度。所以,马英九必然得在两岸政策上做大幅度的调整,而“不再排斥政治对话”,就是最关键的开端。
日前吴伯雄前往中国大陆,由于时间短暂,很难有机会讨论事情。所以我认为,吴伯雄这一趟的目的,就是传达“一个中国架构定位两岸关系”的善意,并透露马英九有意前往上海参加APEC的讯息。
进一步来说,马英九若要借着参加APEC的机会访问中国大陆,就必须先解决两岸之间的政治歧异,以提升双方在政治上的互信。现在看来,他很清楚就是要透过接受“一中框架”,来展现自己的最大善意。
吴:但光是“一中架构”几个字的声明,能解决歧异吗?
许:面对中国大陆要求的政治互信、巩固“一中框架”,光是这样的叙述显然是不足够的。因为,这当中还牵涉到台湾的定位问题要如何解决,才能让台湾与北京都能接受;否则,依照目前两岸只能透过两会处理双边事务的情况来看,马英九如果真要到中国大陆,还能再透过这种两会模式处理吗?
所以,如果要解决台湾定位问题,恐怕就必须进行政治谈判。以现实情势来看,要这么做确实有难度,但以大陆领导人的行事风格来看,或许双边可循着当年的“九二共识”模式,在没有解决台湾政治定位问题之前,另外找出一套“权宜机制”让马英九顺利访问中国大陆,但这一切还是都取决于大陆。(环球网综合报道 记者李柏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