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陕西江西内蒙古山东吉林移民书画商城环保县域创投招商华商创新滚动
2013年08月06日14:35|来源:深圳特区报|字号:
原标题:金门军事坑道成景点 当年两岸炮战炮弹皮打造菜刀
金门民防坑道。
吴增栋师傅在打刀。
厦门五通码头人潮涌动,有旅行社的导游举着小旗带队,有探亲的人拖家带口,更多的是没带多少行李、分不清是金门人还是厦门人的普通旅客……办了“个人游”的记者也是其中几个。
举着证件买船票、过关、登船……仅十几分钟时间,记者感觉比深圳去香港还要便捷。
五通码头到金门水头码头,船行只需30多分钟。浪花翻滚间,记者的手机一直能收到中国电信的信号;而在金门岛上,也常听到导游提醒着来自台湾本岛的游客:“大家接听手提电话时,要看清系统提示哦,这里会经常漫游到大陆……”
生锈“拒马枪”陈述历史
这天,有来自大陆的观光邮轮停靠金门,年轻导游都被临时调往码头。头发花白的林先生顶着烈日加班——给乘坐金门岛内观光公交的游客当向导。50多岁的他在金门土生土长,不停向好奇的游客们解释:“打仗的事我没经历过,那离我们很远啦……”
在海堤沙滩上,记者看到一排排被海水侵蚀得锈迹斑斑的、枝枝丫丫的铁架阵列。林先生说,那是当年修建的“拒马枪”——防止海陆坦克登陆的障碍设施。“今天,那些只用来陈述历史啦……可惜现在涨潮,不然的话,就在这片海水下面,能看到我们金门著名的石蚵田啦!你们尝过金门的‘蚵仔面线’、‘蚵仔煎’了没?好吃吧,与台湾产的不同的……”
林先生向记者介绍说,从明朝开始,金门海域饲养蚵仔的方法就是把大石条立在潮间带,让蚵苗随海水自然附着生长在石条上。这里产的海蚵颗粒小,但肉结实又甜美,当地人称其为石蚵……绵延数公里的石蚵田,是金门壮观而独特的海岸景观。
军事坑道开放成观光景点
金门岛上公交系统发达,虽然发车间距时间较长,但公交线路覆盖了全岛观光地。知道记者来自大陆,观光公交上的向导林先生热心地讲道:“金门之战后的几十年间,我们这里都被军事管制,以前曾有10万驻军——台湾年满20岁的男生都要当兵两年,他们抽签决定驻地,抽中在金门、马祖服役的,以前被笑称为‘中金马奖’,因为可能有打仗的危险,还不能回家……现在只是象征性地驻些部队啦。”记者在街道、小店里经常遇到三三两两的“阿兵哥”,许多人戴着眼镜,一脸稚嫩的书生气,买冰饮、吃拉面,就像参加军训的大学生。
林先生说,整个金门岛的地下几乎都是挖空的,“花了大量精力、财力、物力挖的地道、秘密山底坑道,铺得四通八达的。”记者留意观察,果然在山坡树丛间偶尔会有当年的工事和坑道口闪现,记者住宿地的对面就是一个窄小的防空洞口。
记者进入一条对游人开放的翟山军事坑道,百米长、6米宽、3.5米高的坑道内引海水为河,并建有装卸码头……巨大的地下空间完全是人工穿凿而成。坑道内设有专门导游,她指着石壁对记者说,这里是当年的战备水道,开挖耗时五年,战时用以掩护登陆小艇——从台湾向金门运补给。
记者看到,石壁各处打起了交叉的蓝色光源,映得坑道如水溶洞景区一般。年轻的台湾游客们则对历史不感兴趣,嘻嘻哈哈地玩笑着,拍起搞怪照片……
金门旅行商业同业公会总干事杨再平表示,厦门、福州、泉州与金门、马祖,再加上澎湖,可组成一个旅游圈,大陆和台湾对之有更大的旅游开发空间。
记者搭乘的公交,就是金门开辟的旅行专线,搭车的多是从台湾岛飞来度假的游客。林先生在讲解当地历史和风土人情之余,还介绍着金门对面的厦门风情,并描述着大陆的新面貌……
(深圳特区报金门8月5日电)
海行见闻
金门高粱酒 香飘两岸
浓浓的高粱酒香,让刚走入酒厂的记者微醺。据说,金门县的所有福利,几乎都是由金门酒厂提供的——酒厂年收入可达几十亿人民币。据金门酒厂办公室的陈皓芙小姐称,金门酒厂去年通过厦门销往大陆市场的酒,达到6亿人民币销售额!
据当地人介绍,著名的金门高粱酒中浸着硝烟的过往,当年,金门很少有高粱,产酒也极少。战争时期,金门补给困难。当地驻军的将领是陕西人,高粱是其家乡的主要农作物,他发现当地的土壤很适合种高粱,水质也很适合酿酒……于是,种高粱并垄断酿酒成为军方的重要经济来源——把金门酒卖到台湾岛,换回大米给士兵当军粮。
陈皓芙小姐对记者说,战争远去了,而高粱酒厂越来越旺,它成为金门县的支柱产业,每年盈利丰厚,当地百姓的福利是台湾地区最好的。“老厂的酒供不应求,我们又开了新厂;本土产的高粱也不够用了,我们现在用着大量从大陆来的高粱!”
在这里工作了30多年的黄师傅向记者介绍说,“新厂1天能生产5万多公升酒,老厂1天能产2万多公升;老厂菌群丰富,酒的味道醇厚,新厂出酒量大,我们把两边的酒勾兑混合一起上市。”
“这边流出的是两道蒸馏的酒——二锅头!那边的酒有60多度……刚出炉的酒热、度数高些,温度降下来度数也会降,明天就会下降2-3度。存放6个月以后,酒稳定了再勾兑成58度的。”说着,黄师傅打出一小筒热乎乎的新酒让记者尝鲜。
“真香啊!”我们从来不喝白酒的小记者尝了一口后,也这样惊叹,然后又主动喝了两大口。
(深圳特区报金门8月5日电)
金门五宝之首:风狮爷
什么是金门曝光量最高的民俗物品?是享誉闽南的金门高粱酒?还是炮弹制成的菜刀?都不是!金门大街小巷曝光率最高的是——风狮爷。它可是当之无愧的传统金门五宝(高粱酒、菜刀、贡糖、面线)之首。据统计,目前金门存有68尊风狮爷,分布在52个村落里。千姿百态的风狮爷,身前常见香火,是金门独有的景观。它是本地居民的守护神,是各地游客喜爱的拍照标志。
为何风狮爷在金门如此盛行?“它肩负着捍卫村境平安的神圣任务。”二十几年前,从台湾本岛来到金门发展的王师傅说,福建先民初抵金门时,岛上还是森林密布、绿意盎然,但自从被郑成功选为“反清复明”的基地后,岛上大树都逃不过被砍伐造船舰的命运,树木没了,只剩黄土遍地、童山濯濯。而金门一年吹东北风长达九个月,尤其是每年10月到次年3月这半年,平均风速在每秒4米以上,尘土飞扬、冷透筋骨,居民于是请来了可以镇风辟邪驱煞的风狮爷,镇守在面向东北方的村落出入口……
(深圳特区报金门8月5日电)
海行人物
炮弹皮打造出金门菜刀
金合利钢刀,在金门岛上名号响当当。当地向导林先生告诉记者:“在金门服役的阿兵哥们,退伍回家时一定带两样东西:金门高粱酒送老爸,金门菜刀送妈妈!”
“看,这样一个炮弹能出40把菜刀,炮弹的底座也能出20把刀,切多大料做多大的刀;淬火要用机油……”切割、加热、锻打、热处理、研磨、抛光、刻字、包装……八个工序,几十分钟内,吴增栋师傅一口气做下来,一块哑暗炮弹皮在他手里变成了一把漂亮又锋利的菜刀! 原来,著名的金门钢刀所用的原料就是战争时期,发射在金门岛上的47万余发榴炮弹,因其钢铁质量极佳、特别锋利好用,受到各地观光客们的喜爱。
吴增栋师傅打刀是家传的手艺——祖父吴宗山在厦门习艺后,专营打铁;父亲吴朝熙继承家业成为金门著名打铁师,并在1937年创建“金合利钢刀厂”,厂址就在金门金城吴厝。在抗日战争年间,因钢材短缺,吴朝熙便收集战火中的炮弹壳试锻刀具,这便是金门炮弹钢刀的起源。
1957年出生的吴增栋,对记者开玩笑说自己是“捡炮弹长大的”——记者细查史料得知,1958年8月23日发生著名的金门炮战,两天之内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射了数十万发炮弹……之后,以“单打双不打”的方式持续炮击金门,直到1979年1月1日。50多年里,吴师傅家不断从民间收购炮弹皮做打菜刀的原料。为防假冒,他还可以让顾客指定炮弹壳,现场打刀。
“金门的人用我家的菜刀,台湾的人也用我家的菜刀,大陆游客也喜欢买!尤其是大陆西部地区的客人,上次有个爱刀的内蒙古游客,一次买了二三十把刀!”吴师傅的太太洪秀暖在一旁插话说。“我是做菜刀高手,那我家老板娘就是用菜刀高手!”吴师傅笑道。
(深圳特区报金门8月5日电)
海行点睛
战争—和平,隔绝—通畅,陌生—亲近……金门岛向记者徐徐揭开它的面纱。
古名“浯洲”、“沧浯”的它,位于福建省东南海上,扼厦门咽喉,屏障闽、粤。按照我国行政区划,金门属福建省泉州市金门县;现由台湾当局管辖,亦隶属于金门县。
面积约为133平方公里的它,与大陆最近处仅2310米。从小三通到全面开放,在两岸关系中,60多年来,金门一直起着非常特殊的作用……
海行足迹
金门特色民宿:“石路书斋”
记者刚到金门的水头码头,就看见民宿“石路书斋”主人晓葳带着她的小狗叮当来接记者。
晓葳向记者介绍说,她是福建移民来金门的黄氏第二十二代。 按照当地的政策,和许多黄氏乡亲们一样,晓葳和妈妈阿秀申请了两座古建筑,用心经营成家庭特色民宿,这也是对古建筑的一种“活保护”。
记者所投宿的石路书斋,就坐落在金门水头黄氏的古村落。走进古村,一条平整的细细的石板路嵌在新铺就的红砖路之间。别看它窄,它可曾经是这里最好的路。原来,以前这里只是泥土小路,清晨,村里的学童从四面八方来书斋上学时,会被草叶上的露水打湿鞋袜,有时候还会割伤脚。重视子弟读书受教的黄氏长辈心疼孩子们,就在文里乡320米的路上,采用三条石的方式,筑成了这些宽有一尺的石路。这些石板路已经有300岁的年纪了。如今,四通八达的公路早已经贯穿了村里村外,孩子们也有专门的公立学校读书,以前书声琅琅的学堂则变成了供各地客人住宿的民居。
石板路仍然在继续着它的使命,阿秀阿姨告诉记者,近几年,来金门的大陆客人越来越多。尤其是台湾自由行开放以来,一些大陆年轻游客把石路书斋的故事与照片写在游记里,发表在背包客网站上,于是更多的年轻人闻名而来。
在金门的每个清晨,阿秀阿姨都会给记者们端来一大窝热气腾腾、咸鲜可口的粥。粥里有汆起的肉丸,有薄薄的蛋花,米粒已闷煮得稀烂,美味极了。她对好奇的记者说:“这就是广东粥啊!”
当地人告诉记者,金门土地贫瘠,只能种植高粱、花生、地瓜等粗生作物。再加上地处战略要地,大米非常难得。常以地瓜等粗粮糊口的百姓得到一点大米后,便会珍惜地细熬成粥全家食用。而在更早的下南洋时代,金门乡人从南洋经广东潮汕返乡时,也带回了潮汕口味粥的做法……所以,这种被当地口味改良过的糜粥,常被金门乡亲们冠名“广东粥”。
(责编:林浩)
台湾
网站地图 | 关于海外网 | 广告服务 | 海外网招聘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海外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12041252号
投稿邮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