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安街“雅” 厦门街“土”

2016-03-18 08:20:24来源:海峡导报
字号:

同安街

厦门街

福州街

泉州街

台北市政府日前举办“巷弄小旅行”,组织市民前往城南的同安街来一场文学之旅。以厦门同安命名的台北市同安街,被称为台北文学故乡。在同安街周边,还有厦门街、泉州街、福州街等,它们各有风格,来到台北的福建游客,到这里逛逛颇有一番趣味。

同安街:纪州庵里品味文学

走出捷运古亭站出口,左拐有条不太宽的街道,这就是同安街了,交通算是便利。进入同安街没走几步,只见一个“同安中医诊所”的招牌出现在眼前,很容易让人产生错觉,以为这里便是厦门的同安。

沿着同安街一路走到底,便到了纪州庵文学森林,这里是台北知名的文化景观。坦白讲,同安街如果没有纪州庵,就是一条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小街了,湮没在台北的城市丛林中。

纪州庵文学森林又名为台北城南文学公园,之所以叫森林,是因为这里有几棵枝繁叶茂的大树,从远处看就像森林一样。绿树掩映之下,有两栋日式建筑,旁边还有一片公园绿地,显得文雅而又幽静。纪州庵内有文学书店、咖啡馆,还有公共空间可供出租。如果有人想办讲座、沙龙,都可以前来预约场地。

纪州庵图书管理专员周耕宇告诉记者,同安街在日据时代就很出名了,很多日本文人会在此地聚会;台湾光复后,一些知名作家也在这里生活过,像是写过《家变》的王文兴。

厦门街:已变成旧货交易市场

离同安街不远,就是厦门街。当年这里与同安街一起成为台北的文学故乡。知名诗人余光中就曾在厦门街113巷8号住了20多年,他的很多作品都是在这里完成的。他曾自嘲,“一个厦门人二十年来不住在厦门而住在厦门街。”记者来到这栋公寓时,只见大门紧闭,询问附近住户,甚至没人知道余光中曾居住此地,“那都是几十年前的事情了吧?”

厦门街、同安街一带曾经繁华过,但随着城市中心的迁移,这里逐渐没落。相比雅趣尚存的同安街,厦门街已沦为旧货市场,这里是台北规模最大的二手家具、家电交易中心。厦门有很多骑楼,台北的厦门街也有,不过这里的骑楼没有一点美感,走道上横七竖八堆放着旧空调、旧冰箱、旧沙发等,有的店家正拿着工具翻新,不时传来一阵阵噪音。得知记者来自厦门,家住厦门街的吕先生非常热情,但聊及这里的今昔对比,他叹了一口气,“没落喽!”

厦门街残存的一点文学气息,大概只剩尔雅出版社,它也位于厦门街113巷,占地面积不大,门口不远处有棵老树,在夕阳和春风里,仿佛诉说着一段段“城南旧事”。

福州街:台北市民熟悉的一条街

从厦门街途经牯岭街,便到了福州街。与厦门街“土”相比,福州街则显得“高大上”,台湾“经济部”的办公大楼就在这条街上,虽然不高却有气势。“经济部”的对面是古老的日式建筑群,这是日据时代台湾大学高级主管的宿舍,如今已是古迹。

除了“经济部”,福州街上还有不少公家单位,像是邮政医院,原来是台湾“邮政总局”的公营医院,目前改制成公办民营。此外,这附近还有一家台北市立联合医院妇幼院区。总体而言,福州街离捷运站不远,医院、商店等配套齐全,又与公家单位毗邻,这里成为台北市民置业的好区段。

对很多台北人来说,福州街的知名度要远高于厦门街,一大原因是《国语日报》的地址就在福州街。1948年10月,《国语日报》在台湾创刊,这是一份以推行国语、普及教育为宗旨的专业报纸,也是目前全球唯一全文标注注音符号的中文报纸。近70年来,《国语日报》在帮岛内民众学习国语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影响几代人。很多人家可以不订时政类报纸,但为了孩子的教育,一定要订一份《国语日报》。

泉州街:毗邻全台最牛的高中

正对着台湾“农委会”的大门有条路,这就是泉州街。泉州街在台北虽然比较“低调”,却毗邻全台最牛的男子高中——建国中学,建中的一个侧门就开在泉州街上。建中目前有近4000名学生,均是岛内各地的拔尖生。

有学生就会产生商机,记者观察到,泉州街的餐馆非常多,像是林家干面、阿公阿婆干面、老建中面馆等,炸酱面、川味麻辣面、红油抄手等在这里都能吃到。此外,还有一间名为“皇家现烤香肠”的小店很出名,门口经常是大排长龙,一些居住较远的台北市民甚至搭捷运前来,就为尝尝这家店的香肠。

在远离建中的另一段泉州街上,则俨然成为炊具的买卖中心,绝大多数店家以此为业,从燃气灶、微波炉、饭店用具到锅碗瓢盆一应俱全。(海峡导报驻台记者 薛洋)

责编:李萌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