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化关厂风波"延烧 台当局与企业界信任全面崩盘

2016-10-09 08:36:51来源:海峡导报
字号:

m_8ba09c_1.jpg

台化员工抗议彰化县政府的关厂决定。

m_8ba09c_5.jpg

环保人士抗议台化污染环境

海峡导报10月9日讯(记者 薛洋)前不久,彰化街头出现4000多名抹黑脸、戴口罩的民众,要求台化关掉电厂;日前又换上3000多名台化员工上街,他们头绑黄布条,呼吁彰化县政府续发燃煤许可,以保住自己的工作权。10月15日,他们还将展开更大规模的抗争。今年9月份以来,台湾各地街头热闹非凡,军公教、观光业者、劳工团体等竞相上街抗议,这次“台化关厂风波”不仅让台当局脸上无光,甚至会冲击到“非核”政策,想必蔡英文现在是“一个头两个大”。

台化彰化厂被迫停产 千余名员工面临失业

近一段时间以来,彰化街头出现的两拨示威者,他们所抗议和护卫的是同一家工厂——台化彰化厂区。抗议台化的主要是环保团体和当地居民,他们痛批台化污染环境,致当地癌症发生率居高不下;护卫台化的主要是该厂员工及其眷属、劳工团体,以保住自己的工作权,他们还称发电厂的存在与患癌率无直接关系。台化员工的抗议相当激烈,一度引发警民冲突,逾60人受伤。

台化是“台湾化学纤维厂”的简称,属于台塑企业集团的一员,彰化厂设立于1965年,是台化的第一个工厂,被称为台化“起家厝”。台化彰化厂从纤维制作起家,到生产尼龙、清洁剂、锂铁电池原料等,巅峰时期曾拥有上万名员工。1996年5月,燃煤的汽电共生设备开始运转,除供应厂内所需电力之外,还将剩余的电卖给台电公司。

所谓的“汽电共生”,是指把发电后的废热用于工业制造,或是利用工业制造的废热发电,达到能量最大化利用之目的。台化彰化厂3座汽电共生厂操作许可证于上月底到期,台化送件37次,始终拿不到彰化县政府的续操作许可。发电厂一旦停产,受影响的还有尼龙、嫘萦(rayon)生产线,也被迫跟着停止运转,整个台化彰化厂的1000名员工面临失业。

绿营县长强硬关厂 被质疑借机炒地皮

因为发电厂被迫停工,台化方面与彰化县政府的关系变得剑拔弩张。其实在四年前,当时的国民党籍县长卓伯源曾与台塑董事长王文渊会面,就彰化厂的存续问题达成共识,按最初的规划,在近70公顷的厂区里,有33公顷土地将转型升级为减碳产业专区、10公顷为商业区、9公顷为住宅,剩下17公顷土地捐出来做公共设施——该版本兼顾了产业转型、都市发展,试图创造企业、劳工、彰化县政府三赢的局面。

没想到,民进党籍彰化县长魏明谷上任后,制定了全台最严格的“空气污染管制条例”,要把台化赶出彰化市区,并把台化厂区转为100%的商业用地。环保团体也支持彰化县政府的做法,痛批台化彰化厂在产能缩减之后,其“发电”功能已超过“生产”功能,成为一座燃煤的火力发电厂,污染问题堪虑。

不过,很多人则在质疑彰化县政府炒地皮,背后牵涉庞大的土地利益,因为经过几十年的城市发展,台化厂区所在地已成为人口稠密的中心地带。台湾政治大学教授徐世荣认为,将台化厂一关了之,虽然能让市区空气更好、让土地价值上涨,但完全忽略其他的声音,包括产业升级转型的机会,及1000个员工的工作机会,也制造出企业、劳工两个输家合力对抗地方政府的局面。

民进党当局态度暧昧 关厂恐冲击“非核”政策

在“台化关厂风波”中,民进党当局的暧昧态度耐人寻味。对于彰化的“空气污染管制条例”,“环保署”并未核定实施,但彰化县府仍不死心,其强硬手段导致抗争升级,台化员工甚至扬言将上凯道示威,此事也惊动了蔡英文。为了安抚员工情绪,经台当局协调,关厂期间员工的工资照发。

汽电共生发电虽然也烧煤,但污染却比纯粹的火力发电小很多。据台媒披露,过去几年台电都向台化彰化厂采购五成多的电,今夏天气炎热,购电量更增至八成三,台当局经济部门甚至出面拜托台化增加发电量,以致厂区三座锅炉全开,成了岛内电力救星。

民进党高举节能减碳的大旗,一再强调“非核家园”要如期实现,汽电共生电力则是填补核电和火电缺口的重要来源,魏明谷以“环境正义”之名向台化挥刀,却踩到蔡当局发展绿能的痛脚,甚至冲击到“非核”政策。对此台湾《联合报》发文痛批,号称最会沟通的“政府”,却连自己人都“一人一把号,各吹各的调”,外界依然看不清台当局的能源政策到底是什么?

文章也指出,从“一例一休”修法再到“台化环保争议”,都显示企业界与新当局信任正在全面崩盘,一旦蔓延,台湾前景令人不安。

责编:郝伟凡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