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商陈立恒与他的法蓝瓷

2016-11-05 16:15:00来源:新华社
字号:

新华社厦门11月5日电(记者尚昊 林善传 陈旺)第九届海峡两岸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4日在福建厦门开幕。作为文博会举办方之一,台湾亚太文化创意产业协会理事长、法蓝瓷总裁陈立恒已是连续第九年参加这一展会。

于这位年过花甲却保持着青年般热情的台商而言,每年带来几件兼具传统元素与现代创意的作品,已经成为了他与两岸文博会的一个“约定”。

从2001年到现在,由陈立恒创立的艺术陶瓷品牌法蓝瓷已走过了15个年头。彼时,法蓝瓷仅是台北市郊的一座小型工厂,而今,法蓝瓷已在景德镇等著名瓷器产地设厂,拥有两岸160余家直营柜台和全球6000多个销售点。

秦砖、汉瓦、唐三彩、宋青瓷、元钧釉、清五彩……谈及中华陶瓷历代的发展,陈立恒如数家珍,细细道来。

“以瓷器为代表的中华文明曾经领先世界时尚近千年,但近代以来,这一辉煌却疏于精进、逐渐落后,反倒是欧洲名窑独领风骚。”陈立恒说。

“china is China(陶瓷即中国)”——这是陈立恒的信条。他执著地相信,只要给予充足的养分,中国瓷艺的千年文化魅力便不会断送,进而重获全球的青睐。

有了方向,更需方法。他以法蓝瓷入手,从丰厚的传统文化中挖掘灵感,通过二次设计再现经典,希望以此来传递中华文化的精神。

海棠在竹篱间嫣然一笑,两只黄鹂在枝头鸣声啭喉,锦鲤在水中逍遥仿若空游……细观法蓝瓷的件件作品,中华文化最具代表性的意向和旨趣跃然于眼前。这些作品走进纽约第五大道,走进巴黎精品街,走进伦敦哈罗德,走向全球60多个国家,呈现在世人面前。

“希望能够通过我们的努力,让中华文化伴随精美的瓷艺漂洋过海,开花结果。”陈立恒说。

“Franz”——陈立恒大学时曾就读于德语专业,这是他的德文名,意为“自由、创新”,后来被陈立恒取做自己艺术陶瓷品牌的名称。在陈立恒看来,Franz是法蓝瓷发展的一座基石。

“要重现中华文化的辉煌,并不是简单地给产品加上‘中华元素’,而是要通过现代化的设计和创意表达方式,将中华文化精髓呈现给世界。”陈立恒说。

3D设计、创新材料、倒角脱模专利、现代化的质控与管理……这是陈立恒对于法蓝瓷的新尝试,使得瓷器的立体造型更加清晰稳固,釉面更加晶莹剔透。此外,包括凡·高、罗丹、莫奈等在内的世界名家画作,通过上色与雕塑技巧的创新,也在法蓝瓷上得到了很好的展现,拉近了中国瓷器与西方的距离。

“要用活在当下的心情去打造传统产业,只有兼备中华文化的底蕴和世界观,才能把市场做到最大化。”陈立恒说。

创建之初,法蓝瓷的产品以外销为主,如今,法蓝瓷的主市场已经由海外转向大陆。目前,大陆市场的份额占据法蓝瓷整体市场份额的50%以上,而十年前,这一数字仅为6%。

回想起当初来到大陆发展经营,陈立恒无不自豪。除了大陆的市场商机之外,他更看中的是文化之“根”的魅力。

“我经常告诉台湾的年轻文创人员要多来大陆,来了解中华文化之‘根’。两岸以‘1+1>2’的观念来作业,才可更方便地面向全球市场。”陈立恒说。

“淬炼”,这是陈立恒很喜欢的一个词语,其中十年磨一剑的长期沉潜与刻苦自励之情令他感怀。于他而言,需要淬炼的不仅有法蓝瓷,更有海峡两岸的文创产业。

在陈立恒看来,两岸在文化产业方面有很多合作机会尚待挖掘。“一方面,台湾文创与世界接轨的经验可以为大陆所借鉴;另一方面,台湾产业资金、市场与格局三个不足也可以通过大陆得以缓解。两岸应当联合起来,传播我们的文化价值观,让世界认识到,我们也有很精致的一面。”陈立恒说。

“唯有经过沉潜与整合的淬炼,两岸文创才能够真正企及世界的高度。在这条道路上,我们并肩共勉。”陈立恒说。

责编:郝伟凡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