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媒体看铜川(一)

2016-12-16 16:27:55来源:海外网
字号:

台湾《联合晚报》8月11日A6版整版报道了陕西省铜川市药王山、宜君剪纸、农民画、杨小平泥塑等,相关内容在联合新闻网、联合报focus、联合PLUS、联合手机报、联合报系网络知识库等新媒体平台同步推送,向岛内民众介绍了铜川市历史文化、风土人情、自然景观、旅游景点及特色美食。现对报道内容摘编如下:

二月二——药王山古庙会保安康

“曼衍鱼龙百戏场,分棚啸侣各行觞,春人来去纷如织,萧鼓千村赛药王。”这是清代耀州知州顾曾烜笔下《二月二》药王庙会的盛况。有着“关中第一庙会”美名的铜川“药王山二月二古庙会”,是陕西目前唯一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庙会。

药王山庙会始于唐、盛于宋,完善于清明。千年来,祈求健康长寿的人们,都会在这一天登上药王山,祭拜药王孙思邈。孙思邈是唐朝京兆华原(现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人,是著名的医师与道士。他是中国乃至世界史上著名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被誉为药王,许多华人奉之为医神。

今年三月举行的庙会内容更丰富,有祈福庙会、民俗庙会、娱乐庙会、商品庙会、养生庙会等,将旅游文化、饮食文化、养生文化、民俗传统文化等多种文化融合为一体,形成一个综合性节会活动。

药王山位于铜川市耀州城东1.5公里处,是孙思邈长期隐居之处。药王山本名五台山,由5座山峦组成,山峦顶平如台,形如五指,为纪念孙思邈,后人在此修庙、建殿、塑像、立碑,药王山成为著名的医宗圣地,也是中国大陆保存北朝和隋唐造像碑最多的地方。

药王山上有关孙思邈的遗址遗迹,有太玄古洞、洗药池、晒药场、石大医、法水神井、虎守杏林、聚虎坪、唐太宗登山御道、药王手植柏、隐居地、拜真台、龙王献方等十多处。医方碑亭内最早的医方石刻“千金药方”“海上方”“历代名医神碑”“灵佑记”等6通碑石,刻录医论单验方上千个。

漫步药王山,汉代起始的碑碣石刻、金元以来的古建筑群集随处可见,医药、佛道、民俗在此山并存,交相辉映。药王大殿古朴典雅、雕梁画栋;金、元殿历经明清两次大地震,独得幸存。登上魁星楼,耀州风光尽收眼底。山间40余尊隋唐摩崖造像,堪称精华,等身菩萨有唐仕女之神韵,精美绝伦。

药王山碑林,是陕西除西安碑林博物馆以外,最大的一个碑林,拥有历代碑石200余座,“龟蛇”碑镇宅辟邪闻名遐迩,宋徽宗瘦金全碑石保存完好。

“魏文郎造像碑”,是北魏民间造像之始祖,是极为罕见的佛道合流造像碑。“姚伯多兄弟造像碑”,在书法界备受尊崇,于右任先生称为“三绝”碑。药王山石窟石刻,是研究大陆北方民族、宗教、书法、民俗、音乐、美术、建筑、雕刻的珍贵史料。

祭拜药王的同时,不要忘了“摸摸爷”。在山间的摩崖造像群中,有一尊菩萨全身犹如擦亮的青铜器,与旁边的佛像大不相同。这尊思维菩萨像雕刻于金大定元年,由药王山特有的墨黑磐玉石雕刻而成。其造像神态自然,端详慈悲。因当地有“腿疼摸腿、脚疼摸脚,灵验无比”的传说,千年以来,前来祭拜的游客都会摸这尊佛像,以求祛除病痛。

手艺人杨小平——泥塑农村经典形象

阳光透过窑洞的纱窗,映在满是工具的木桌上;55岁的杨小平如往常一样,做完了农活,回到自己这间简陋而特别的“工作室”,把玩起手中的红泥巴。

窑洞没有灯,藉着阳光向里看去,木桌木架上摆满了上百件姿态各异的泥人,有吧嗒着旱烟的老人、牵着孩子的婆娘、抱着羊羔的女娃娃,还有摇着尾巴的土狗……。从中随便挑出几件作品,就能重现民众印象中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陕西农村的经典形象。

杨小平是铜川耀州区关庄镇稠桑村人,祖父杨振家是私塾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杨振家受绘画影响,逐渐用红膠土塑造人物、动物,这门泥塑的技艺由此流传下来。

幼时的杨小平酷爱艺术,喜欢绘画,曾跟随名板画家修军学习木刻和美术。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在农闲之余,他开始了自己的泥塑创作生涯。

作为地道的农民,杨小平接触、认识的,都是田间地头的风物与故事,因此他手中的人物造像也大多是身着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服装,没有现代人的时髦,却多了一份朴实,人物还原了日常生活状态,呈现放松悠闲的生活本貌。

看着这些泥塑,就能了解八百里秦川与黄土高原上人们的衣食住行。泥塑人物的面部表情丰富、逼真,力图还原现实生活的真实场景,就连衣服上的褶皱,都刻画的异常细致。制作泥塑时,杨小平拿着泥块,揉捏几下,谈笑间,人物就渐渐有了轮廓。看似不经意,其实都是源于他对生活的感悟,观察和多年的积淀。

除了精巧的手艺,杨小平的泥塑用料,虽然看似简单,却颇费工夫。他用的是当地的红膠泥,取回土后,要先将土拍碎,将小石子等杂物筛出来,接着闷水,放入棉絮,用木棒砸、揉,然后用塑胶袋包住,放在窑洞中阴干,时间长达一年。

生于农村、长于农村,用手中的泥巴记录农村,如今杨小平,已是当地著名的手艺人,泥塑作品有了不少收藏者;他的泥塑技艺,也成为铜川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农民画——东方毕加索之作

宜君县地处陕北黄土高原与关中平原结合部,丰富的自然与人文景观,为当地人的艺术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宜君最古老的民间艺术是剪纸,剪纸作品完成后,经过宣纸过稿、染色、勾线等二次创作,就成为一种更加生动艺术形式——宜君农民画。

宜君农民画历史悠久、声名广播,被成为“东方毕加索之作”,是宜君民间艺人在吸收民间剪纸、刺绣等艺术基础上,通过画的形式,表现宜君乃至黄土高原风土人情的一种绘画艺术,多为善于剪纸的农村妇女所绘制。图案从传统的反映人丁兴旺、歌咏农事发达等,发展到当代婚育新风、尊老爱幼、宣导节约等新领域,内容扩展到手卷、长卷、条幅、命题作品、居家装饰等,形式从镜框、画轴、册页,扩展到挂盘、陶艺等几十个品种。

宜君农民画线条明快,色彩鲜艳,剪纸式的构思,壁画式的描刻;用色以传统的刺绣为基调,大红大绿,黑白相间,随心点缀。一片树叶可以涂几种颜色,衣服着色不分男女老少,红红绿绿,五颜六色,艳而不俗,恰到好处。每幅画都给人以热烈明快,奋进向上的艺术感受。这些农民画源于农村,反映农村的生活,蕴藏着浓厚的农村气息。

宜君农民画有着独特的艺术想像和艺术效果:隔着肚皮可以看到肚子里的娃娃,隔着果皮可以看到核肉的形状,超越现实却又寓意深刻。

从某种程度上来看,宜君农民画与西方名画家毕加索的现代绘画颇为相似。所以,当这些农民画在世界舞台上展出时,获得如“东方毕加索”这般的惊叹。但事实上,这些宜君农村画家们或许一辈子也不知毕加索为何人,更遑论见过他的画。农民们传承的,是千年前祖先创造出来的民间传统表现手法。正因为如此,宜君农民画,也被成为“黄土高原的山菊花”。

从稚童到大妈 宜君传承剪纸艺术

小巧的剪刀在王秀清的手中上下翻飞,她身边的桌面上,是一幅充满黄土气息的剪纸作品组成的长卷。王秀清说:“骑毛驴回娘家、传统的农具耕种、收割,这些现在都已经看不到了,我用剪刀把这些历史记录下来。”

王秀清从八、九岁开始,和村里的长辈学习剪纸,现在已是宜君县小有名气的艺术家。五十多年来,她在农闲时候总是剪刀、画笔不离手。

宜君位于黄土高原南端,在当地农村,窑洞是最传统的居住形式。每逢婚诞节庆时,家家户户都要贴窗花,当地的剪纸艺术也是源于此。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当地人住进了楼房,但这种艺术形式却世代传承。

宜君剪纸造型古朴、线条简练、寓意深刻,给人无尽的想像。在许多作品中,常常发现一头多面的艺术造型,这并不是外星人,而是农民朴实的空间观念。他们认为羊、马吃草时,头部不停摆动,牧童要看好马群,自然要东瞧西瞅。这些剪纸艺人虽然没有太多高深的文化素养,却在不经意间打破了空间的限制,朴素的思维,以多方面的视觉表现出来,变静为动,看似荒诞却不离奇,给人强烈的艺术震撼。

宜君大多剪纸艺人来自于农村的妇女。她们生活在田间地头,面朝黄土背朝天,围着锅台转圈圈,接触的犁耧耙(左耒禾磨)、锅碗瓢盆、喂养的驴马牛骡、鸡狗猪羊,看到的山川沟峦、虫鸟林木,都成为她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农闲时节,她们挥舞剪刀,尽情裁剪,把对生活的感悟与向往,毫不隐瞒地表现在一幅幅画面上。鸡吃蝎子、猴骑狮、爱虎、猫放驴等,表现的是栩栩如生的生活情趣。

随着生活的进步,剪纸题材也更加宽广与丰富,反映现代生活的作品多是人丁兴旺、农事发达、牛肥羊壮、人欢马叫的生活情景。也有如同王秀清一般,用剪刀将历史的画面记录下来。

如今,剪纸已成为宜君的全民艺术,众多免费的培训课程,让稚童到中年大妈,都能剪出一幅精美的作品。当地人透过剪纸等民间艺术陶冶情操,获得快乐,也能借此增加一份不菲的收入。

大陆特派员王玉燕/陕西铜川报导

责编:满晓彤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