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媒体看铜川(二)

2016-12-16 16:39:26来源:海外网
字号:

  台湾《联合报》8月12日AA3版整版报道了陕西省铜川市药王山、陈炉古镇、耀州瓷“四绝”(倒装壶、凤鸣壶、良心壶、公道杯)及耀州窝窝面、咸汤面等,相关内容在联合新闻网、联合报focus、联合PLUS、联合手机报、联合报系网络知识库等新媒体平台同步推送,向岛内民众介绍了铜川市历史文化、风土人情、自然景观、旅游景点及特色美食。现对报道内容摘编如下:

陕西铜川药王山:健康行 养生游

到陕西旅游,是台湾人大陆游的热门路线;然而,陕西不是只有兵马俑、法门寺,位于陕西中部的铜川,历史源远,有文物古迹,也有优美胜景,更有丰富的民俗工艺文化。

早年的铜川,是陕西著名的工矿城市,不仅是大陆西北最大的煤炭生产基地,50年代,铜川还建起了当时亚洲最大的水泥厂。然而,矿产开采、水泥生产,数十年间,铜川因为严重的大气污染 被称作“卫星上看不见的城市”。据说二十多年前,铜川人的生活环境是“吃饭后着碗,走路眯着眼,看露天电影得打伞”。为了助力西北经济发展,铜川牺牲了环境。然而,有限的资源不足以支撑长远的发展,铜川着眼于未来,整座城市来个大转型;如今,文化、旅游美食,成为铜川对外宣传的美丽名片。

耀州区药王山、耀州窑遗址、香山寺院……其中,隋唐时期著名的医药学家孙思邈晚年的归隐地——药王山,是铜川最著名的景点。

药王山除了拥有药王大殿药王大殿等众多古建筑外,还陈列了大量的北魏、西魏、北周、隋、 唐遗像碑,是研究民族、宗教、风俗、书法等珍贵的史料。每年农历的二月二,药王山热闹非凡,四面八方的民众汇聚于此,举行盛大的药王祭祀活动。作为目前陕西唯一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庙会,“药王山二月二古庙会”每年吸引了大批游客,随之而来的,自然是旅游商机;药王山下将中药与饮食相结合,以药膳、药酒为特色的食肆,逐年增加。

以此为基点,旅游与养生之地,成为铜川的新形象。碧空如洗、白云悠悠,清澈的湖水,壮观的梯田,今日的铜川,已成为西安居民的后花园。

良好的环境,不仅让游客心旷神怡,也让铜川成为珍稀鸟类新的栖息地。2013年,32只朱鹮在铜川市沮河湿地放飞,这是朱鹮在秦岭以北放飞的第一个实验区。次年4月放飞的朱鹮,有一对先后顺利孵化出两只雏鸟。两只铜川籍小朱鹮的顺利破壳,标志着大陆首次在秦岭以北地区自然条件下,成功繁育朱鹮,成为铜川推动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的最佳见证。

北方青瓷代表:陕西耀州瓷

中国,瓷器之国。千年来,制瓷的工匠们不仅有着精湛的技艺,还有匪夷所思的创意。被誉为“北方青瓷代表”的陕西耀州瓷为宋代六大窑系之一,其外形古朴,釉色温润晶莹。凤鸣壶、良心壶、公道杯、倒装壶是最具代表性的器皿。

凤鸣壶以凤首为流,壶身装饰牡丹纹,整体造型呈现出抽象的凤形。壶中注满水后,再将壶中的水缓缓倒出,水刚流出壶口时,除水流声外,还伴着一种鸣叫声,如森林中鸟儿清脆的叫声一般 。而且,鸣叫声随着壶的倾斜度和水流大小,有轻重缓急的区别,甚是神奇。

小说电视中常有这样的情节:同一把壶里倒出的酒,自己喝的是美酒,对方喝的却是毒酒,这样的壶是真实存在的。当然,对好客的铜川人来说,这把壶的用途,是将珍贵的美酒给客人,自己留下的是寡淡的白水。

这把寿星造型的壶,名为良心壶,也是“两心壶”的谐音。壶上暗藏机关,壶内为双水胆设计 ,互不相通。除了手柄上方的一个注水口,手柄下方其实还有一个隐秘的注水口,两处注水口巧妙地设置在寿星拐杖下端及肩头悬挂的酒葫芦的地方,可以同时注入和倒出两种不同的液体。

倒酒时,先从拐杖下端的口注入酒,再从酒葫芦为盖的注口注入另一种不同的酒,在斟酒时, 按住其中一个注水口,倒出的便是另一个壶口注入的酒。由于采用了倒装壶的设计,酒只能从下部装入,由壶口倒出,不会溢漏。

神奇的“公道杯”,水满则漏。杯心直立一个张开口中的龙头,杯底有一个漏孔。注半杯水,水可以安然蓄于杯中,灌满水,则水全部流光。“知足者酒存,贪心者酒尽”,这只杯子寓意世人办事处世,必须讲究公道,凡事要适度,不可过贪,否则将一无所有。

“倒流壶”设计的巧妙处在于壶盖壶身为一体,只在壶底有一个注水洞。使用时,把水由底部的梅花孔注入壶腹,注满水后,放正壶,可以滴水不漏。壶嘴有母子狮,壶身有宝相花纹饰,壶柄采凤凰造型,代表宝贵吉祥。

罐垒墙瓷片路 陶瓷古镇陈炉

从铜川出发,高速路行驶没多久,进入群山间蜿蜒的公路,八百里秦川与黄土高原在此交界。在古书记载中,到了夜间山中的某一处会燃起星星点点的火光,为山外人指引方向。火光之处,是炉火千年不熄的陶瓷古镇——陈炉。

近看陈炉,依山而建,延绵排列了上百座窑炉。陈炉的制瓷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1400多年前的唐代;宋元以后,更成了延续生产耀州窑的唯一窑厂。到了元代后期,陈炉窑的烧造规模及制瓷水准,已经赶上并超过了同时期的耀州窑黄堡窑厂,耀州窑的生产中心逐渐向陈炉地区转移。此后, 陈炉逐渐发展成为黄堡耀州窑的继承和替代者,继而成为元、明、清时期,陕西乃至西北地区最大的制瓷窑场和瓷业生产基地。

祖祖辈辈的陈炉人烧瓷成生,“瓷”成为他们生命中最重要的元素。瓷器换来了衣裳、铺就了道路,垒起了外墙,住,是烧瓷的窑洞里。即使是今天,陈炉镇的居民依然保留着住窑洞的生活习惯,上面一家的院落,往往是下面一家的窑洞顶。

记者从观景台上远眺古镇,两山左右围抱,成百上千的窑洞和窑炉,随着山峦起伏,整齐排列 的窑洞、焦黄的土地,褐色的围墙,还有墙头盛开的黄菊,构成一副古朴的油画。依山而筑的窑洞 ,起伏错落的烟囱、瓷窑,成为陈炉经典的景观。

“罐罐垒墙、瓷片铺路”,在中国大陆,大概没有哪一个村落如同陈炉这般“奢华”。沿着小路蜿蜒而上,道路两旁都是用废弃的陶瓷罐或烧窑的匣钵垒砌的“罐罐墙”,甚至有些房屋的外柱,也是用瓷罐做成的。“罐”同“官”,蕴含着家有万贯,有容乃大之意。在当地人心中,罐罐墙寓意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阳光下的罐罐墙,就像一幅幅油画,展现在游客面前。这些罐罐不需要装饰,没有人为涂抹的色彩,却能牢牢抓住所有来客的眼神。

陈炉人用罐罐垒砌墙院,还有废弃废弃的瓷片铺路,通往陶户家的小路,路面都是不同颜色的陶瓷片铺成,曲径通幽,很是优雅。铺就的大道,车马皆宜,既美观,又方便了阴雨天行人的出行 。沿著瓷片铺筑的窑洞,既是住所,又是制瓷作坊。现在的陶户,除了制作瓷,也开发了“陶家乐 ”,游客不仅能体验窑洞生活,还能亲手制作各种陶器,感受手工制作的乐趣。

面食天堂 大啖耀州三面

陕西是面食天堂,每一个市、县,甚至乡村,都有自己独特的面点.游客来铜川,感受人文历史积淀与美丽自然景观的同时,“耀州三面”一定要尝一尝。

咸汤面是“耀州三面”中资格最老的面食。早在清朝道光年间,咸汤面便以“味浓适口,筋韧香辣”而独领风骚。不仅和面和扯面的手法非常讲究,光是调汤的佐料就有二十多种。

咸汤面最大的特色,就是套面。将扯好、煮熟的面条放入冷水碗中,在浇入热汤、去汤,待面被汤彻底浸热后再浇满汤,调入豆腐、葱花、辣子即可。

正宗的耀州咸汤面,“筋而不硬,油而不腻”,端在手中,香气扑鼻,一缕缕淡黄色的面条,浮在鲜红滚烫的辣椒汤内,碧绿的葱丝,在筷子的搅动下隐忽现,似一幅赏心悦目的图画。在当地,咸汤面是最常食用的面食,铜川人每人每年能吃掉上百碗。

如果说咸汤面是平民美食,那制面技巧与汤头的食材要求都高了不少的“窝窝面”,则是富贵享受。这道由耀州城内名厨刘纪汉首创,后驰名省内外的面食,曾是达官贵人路过耀州指名品尝的特色小吃。

做一碗窝窝面,数十种需求的食材,可以摆满一张小圆桌。这些食材中有海中的干贝、海米,也有江南的金华火腿。经过数小时的慢火细熬,这些食材浓缩为一锅香味四溢的浓汤;此时,制面师傅展露精湛的手艺,筷子一戳一点,手心的面团就变成小小的面窝,远望如同散落盘中的珍珠。上菜时,把烩煮成的窝窝面置于宴席中央,蒸汽袅袅,香味四溢。尝一口,面窝中香浓的汤汁,与极富弹性的面皮在口中纠缠。小小的一碗窝窝面,带来的是极致的美味享受。

近些年红遍陕西的“小丘刀剺面”,也是耀州独有的特色面食之一,其独特就在这个“剺”字上。先将擀好的一大张面对折两下,然后用刀将面一刀一刀剺开,剺出的面又细又长,犹如挂面。再配上黄豆大小的马铃薯、红萝卜、豆角以及黄花、木耳、香菜等配料,有红有绿又有白,煞是好看。最后再放入提前炒好的小肉丁,哨子味道是香辣咸鲜,汤头融入十几种调料,味道浓郁,入口筋滑鲜香。

大陆特派员王玉燕/陕西铜川报导

责编:满晓彤、郝伟凡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