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两岸和平发展联合会”在台北举办两岸交流30年纪念会

想家·回家·两岸一家

2017-11-30 08:13:26来源:海外网
字号:

blob.png

高秉涵。人民日报记者 孙立极摄

blob.png

1987年,外省人返乡探亲促进会召开记者会,呼吁开放赴大陆探亲。杨祖珺提供

“死也要回大陆,不达目的,死不罢休”

你可曾想象,一群五六十岁的老男人穿着“想家”字样的上衣,哭着说想妈妈……1987年的台北街头,这是多次出现的场景。

当时,在两岸问题上,台湾当局依然采取“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的“三不”政策。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提出“为什么近在咫尺的大陆和台湾的同胞却不能自由来往呢……我们希望双方尽快实现通航通邮……互通讯息,探亲访友,旅游参观……”触动了很多1949年迁居台湾的外省人的心。

1980年,有人撰文提出开放到大陆探亲,却被当局判处有期徒刑5年。然而,思乡之情未淡反浓,至1987年已经喷薄欲出。因为当年到台湾的老兵,最年轻的也50多岁了,他们在大陆的父母已七八十岁,再不返乡,恐怕无缘见爹娘。

“我,何文德,湖北省房县人。今生今世不能活着见父母,死也要回大陆!不达目的,死不罢休!”一位老人站在台上,用嘶哑而高亢的声音高喊着:“你要抓、要杀、要活埋,听清楚,动手吧!”

这一画面来自1987年3月。外省人返乡探亲促进会当月成立,何文德任会长,胡秋原任名誉会长,王晓波等多位学者担任顾问,杨祖珺以《前进》杂志社为基地,作为返乡探亲运动的总协调。他们通过一份份传单诉求“想家”之心: “‘生’让我们回去奉上一杯茶,‘死’让我回去献上一炷香”“你想念父母吗?你想念亲人吗?你想念故乡吗?”……

杨祖珺说,当时有条件的外省人早已通过各种渠道与亲人取得联系,但底层老兵没读过什么书,经济条件不好,要么不敢回家,要么没钱回家。只有正式开放大陆探亲,才能让这些老兵回到家乡。而何文德此时已辗转得知爹娘都已去世了,“父亲当时抱着一个心愿,或许别人的父母还能见上一面,他自己也能在父母坟前烧一炷香。”何文德的儿子何守为介绍。

然而,撬动“三不”政策的铁板谈何容易?为了不连累家人,何文德先离了婚,并写下遗书。他和几位老兵穿着胸前写着“想家”两个大字的衣服,到闹市、眷村、“荣民之家”一张张发送传单。传单常被拒,有时还会被跟踪、被殴打。他们借传单回应:“如果说这是我们为中国历史上因真正分裂而使得千千万万离散的骨肉、隔绝的夫妻、破碎的家庭得有重新团聚之期所必须付出的某种代价,我心甘情愿承受这一切!”

责编:童芳、吴正丹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