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当局“对抗思维”是两岸关系发展障碍

2018-01-03 15:07:56来源:中国台湾网
字号:

  一是政治制度上,对蓝营快刀割肉,对“一中”庖丁解牛。其一,炒作“转型正义”,利用“全面执政”优势,推动“政党法”、“促转条例”和“党产条例”等法规,以清查党产、“还原真相”、“保密防谍”等名义和“司法”案件追杀蓝营和“统派”。其二,游走于“法理台独”边缘,企图以解构“中华民国宪法”和“释宪性台独”,消解“一中”在台湾的法理地位。

  二是文化认同上,“去中国化”与“国族分裂”并举。“法理台独”无法一步到位,蔡当局聚焦于两岸文化博弈主动权。其一,“去中国化”环环相扣,通过研拟“文化基本法”、洗绿“中华文化总会”等,从战略和制度层面主导“文化改革”;为官民赴大陆和两岸交流设限;以全面“去蒋”等操作清洗“中国”历史记忆和政治符号。其二,既破且立,构建“台湾国族认同”。灭国先灭史,亡族先亡文化,一方面,将“台独教育”升级为“台独课纲工程”,全盘肢解、扭曲文史教育,进行长期绵密的历史记忆修改和国族认同重塑;另一方面,通过“语言平权”和钳制中华信仰,拔高少数民族、殖民和新住民文化,试图从语言文字、宗教信仰、血缘地缘、民族基因和价值观念上,人为制造与中华民族“殊源异归”并具本体意义的“台湾民族”。这种“国族分裂”路线也被称为“文化台独2.0”,是“柔性台独”的“最后一里路”,为两岸关系深埋祸根。

  (三)蔡当局两岸路线缺乏自我更新动能,难与我正向而行。“柔性台独”是一条不归路。蔡当局缺乏足够的动能进行自我政策革新,回应大陆的问卷,而蔡英文声望暴跌导致其不断滑向深绿。蔡挟高民意就任之初,是其在两岸关系上寻求突破的黄金时期。但在无能失德的执政品质戳破其皇帝新衣,声望长期死亡交叉之后,蔡已没有足够的政治能量回应“一中”问题。在绿营“台独教条”和“做一任就下台”压力下,蔡甚至不得不启用深绿的赖清德担任副手,通过“公投法”修正。蔡当局未来仍将在顺从民进党内两岸主流路线的基础上策略性地迎合深绿,难有大幅调整。

  三、未来两岸关系面临风险与挑战

  蔡英文当局上台后,岛内政治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强,为未来两岸关系埋藏危机。

  一是“公投法”完成“修法”使未来两岸关系变数增大。蔡当局完成“公投法”“修法”,大幅降低了“公投”提案、联署和生效门槛。尽管此次“修法”不涉“领土、国号变更”和“两岸协议”提案,但“公投”门槛的大幅松绑,在2018和2020选举周期里,会因“公投绑大选”效应而导致台湾进入“缤纷公投时代”,开启民粹的“潘多拉魔盒”。可以预料,未来形形色色的“公投”必将加大岛内分离主义的声焰,成为两岸爆发危机与冲突的诱因。

  二是蔡英文面临绿营内部激烈的两岸政策与话语权竞争。2017年,随着蔡英文政治能量的减弱,绿营内部不再像2016年民进党“全代会”时那样,全党几乎只有“维持现状”一个声音,而是形形色色的两岸关系言论不断冲击蔡的权威与控制力。一方面,蔡的顽固颟顸严重干扰两岸正常交往,坐困愁城的绿县市长们需要施压和曲隔;另一方面,展现挑战“大位”的政治高度。而赖以“阁揆”姿态公开在立法机构“宣独”,直接挑战蔡“维持现状”,则是看准蔡“弱势”而与其争夺基本盘。这意味着民进党仍有有重回李、扁路线的可能。在2018、2020年的选举周期,绿营各方力量出于政治考虑,与蔡在两岸政策和话语权上的竞争将更加白热化,“踩红线”事件或将发生,碰触两岸关系敏感神经的风险增大。

责编:吴正丹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