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片神奇的热土 两岸记者感受海南发展活力

2018-08-02 09:58:04来源:海外网
字号:

“还没离开就已经想再来,再会,海南。”7月31日,随着台湾中时电子报记者喻华德在海口机场的这条朋友圈晒出,海峡两岸记者特区行联合采访团最后一批记者离开海南,为期5天的联合采访活动画上了句号。

从海口的台商莲雾园到文昌的航天特色小镇,从保亭两岸少数民族交流基地到三亚中科院深海研究所,联合采访团的足迹遍及海南4县市。一路上,海南蓬勃的发展活力、鲜明的旅游特色、淳朴的民风和尖端的海洋科技,让联合采访团的海南之行回味无穷。

台记觉得很震撼

在海南三亚国家海岸海棠湾,一栋状似大拇指的大楼临海而立。今年4月,在海南建省和创办经济特区30周年之际,全球第三家亚特兰蒂斯酒店正式开业。在海南建设自贸区和自贸港的大背景下,这座高端旅游综合体扬起的“大拇指”,像是海南岛上的一叶船帆,寓意蓬勃发展的海南迈向了新征程。

1988年,国务院刚宣布设立海南省和海南经济特区,来自台湾的许清朝、吴锦琼夫妇便到海口来寻找发展机会,并在1992年创办了海口著名的商业街——海口泰龙城。“海口的变化太大了,刚来的时候这周边几乎什么都没有,现在这么繁华,当时谁能想到。”吴锦琼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感叹。

海南省委副书记、省长沈晓明在接受联合采访团采访时介绍,海南办特区以来,海南的GDP、地方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分别比30年前增长了21.8倍、226.8倍、256.5倍,贫困发生率降至1.5%。尽管经济发展迅速,但海南依然保持着绝佳的生态环境,成为中外游客向往的重要度假旅游目的地。

沈晓明所言不虚。2017年,海南全年接待游客量达6754万人次,旅游总收入增长20.8%。位于文昌市龙楼镇的好圣村毗邻文昌航天发射场,在航天旅游的带动下,这里现在是充满航天元素的科技小康村。台湾中天电视台记者李宗芳看到眼前道路整洁、宛如公园的村落,颇为感慨地说,难以想象过去这样一个小渔村,会在短时间内发展得像今天这么美丽现代,很震撼!

农业合作结硕果

琼台两地气候条件相似,最让两岸记者感兴趣的还是琼台农业合作的情况。沈晓明接受采访时表示,两地农业合作历史悠久,成果丰硕。30年来,海南共引进了80类、600多个台湾农业品种,台湾优良的瓜果品种约九成都可以在海南种植。

琼台农业合作,海南“莲雾大王”黄益丰是实实在在的贡献者和受益者。1999年,黄益丰从盛产莲雾的台湾屏东来到海南,带来台湾的莲雾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并结合海南水土情况培育出了营养价值高、卖相更好的新型品种,黄益丰把它命名为“中国红”。

“2004年第一批莲雾下树后卖不出去,那时候吃过的人很少,我只好到处推销。”黄益丰说,后来大陆居民对莲雾的认识不断增加,特别是大陆电商业务蓬勃发展,他自己的莲雾已经供不应求,还带动了台湾莲雾的销售,他的业务也从单纯的莲雾种植扩展到莲雾采购和中转销售。

台湾中评社记者林谷隆在采访中发现,受益于大陆庞大的市场,黄益丰的莲雾价格波动很小,且收购价格比台湾更高。“最近高雄果菜市场的红莲雾收购价是每斤16元(新台币,下同),而这里的收购价格是每斤33至36元,相差一倍。”林谷隆表示,琼台农业合作的效应是双赢的,台商给海南带来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同时也将台湾水果带进了大陆市场。

台青乘风抓机遇

沈晓明说,最近3个月,来琼台商考察团络绎不绝,上半年在海南注册企业有16家,超过往年,相信下半年将迎来高峰。

与台商一同入琼的还有更渴求施展舞台的台湾青年。作为较早落户海南的台湾商户,泰龙城如今也是海口的“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基地”。泰龙城董事长助理潘柏志介绍,目前商城里共有10余家台湾商铺和45位台湾商家,多数是台湾年轻人过来开设的餐饮店铺。

29岁的台湾青年黄介玄在泰龙城经营一家台湾风味的烧烤店。原本在新西兰学习西餐制作的他,毕业后在台湾开过日式料理店,但因“客人非常有限、成本开销大”难以为继。一年前,和家人来海口旅游,让他萌生了到海口创业的想法。黄介玄的店铺开张后,他一天的营业额最多时可到7000元人民币,收入是在台湾的5倍。

潘柏志表示,随着海南旅游业越来越兴旺,台湾青年在海南将有更大的发挥,向他们咨询创业的台青也越来越多。

李宗芳认为,台湾在餐饮、旅游、医养等服务行业上具有一定的优势,海南的发展会为台湾青年提供更多就业机会。近来,大陆方面出台了“31条惠及台胞措施”,各地区也陆陆续续出台了很多的细则。“可以看的出来,大陆在鼓励台商台青就业发展等方面释放出了极大的善意”,李宗芳说,希望海南也可以尽快完善落实相关措施,让台湾青年在求学、就业、创业方面都有更好的环境。

记者:冯学知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8年08月02日   第 04 版)

责编:王亚南、夏丽娟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