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共话“书生救国”往事

2018-09-20 08:47:03来源:海外网
字号:

“中国考古学不仅映照五千年辉煌的文明,也折射出近代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爱国情怀,这本书的出版有利于更多人来了解我们的学术和文化。”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院长孙庆伟9月18日在“两岸共话书生救国,探寻烽火文化传承——《朵云封事》新书座谈会”上说。

在“9·18”这个中华儿女共同铭记的悲怆之日,与会两岸嘉宾共同撕开了中国近代史“书生救国”的信封,烽火文化传承者的群像跃然纸上。与会者呼吁,两岸有识之士及海外广大学者共同思考如何接续文脉,一道守护灿烂的文化中国。

摹画知识分子群像

《朵云封事》系台北故宫博物院前副院长李霖灿之子李在中所著,书名有着风雅的典故。“朵云”的讲法,源自唐朝能臣韦陟在信函最后所写、形似云彩的署名,后演绎成信纸的雅称。“封事”本指密封的奏折,后引申为信封之意。

20世纪30年代,爱国知识分子蔡元培、傅斯年、李济等奉“科学研究”为圭臬,在“教育救国”理念下,提议建立集典藏展览、学术研究、公众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大型博物院——“中央博物院”,希望通过整理文物、研究历史,凝聚民族文化向心力,树立民族自信心。由此开创中国集科研与教育于一身的博物馆建设先河。

撕开中国近代史的信封,李在中以其父李霖灿“中央博物院的悲剧——记博物院事业中一项理想的真精神”一文为出发点,结合近70年亲历亲闻,用15年时间写出30篇文章,并配以300余幅全彩珍贵历史图片及书信手迹,较为完整地还原与讲述了1933年“中央博物院筹备处”成立之后,到1965年并入台北故宫博物院间所经历的暂驻李庄、渡海东迁、蛰藏北沟与合符双溪等阶段。

勠力维护中华文明

李在中在座谈会上说,抗战期间,虽国家遭受灾难,但多难兴邦,在艰困的环境下,傅斯年、董作宾、李济、潘天寿等一代知识分子坚守爱国信念,用辉煌灿烂的成就书写了一部可歌可泣的“书生救国”的故事。他们为中国近代科学考古文博事业、民族社会学研究、中国艺术研究体系的发展贡献良多,也为日后中国人文艺术学术蓬勃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0世纪国画大师潘天寿之子、曾任中央美术学院与中国美术学院院长的潘公凯对记者说,《朵云封事》记录了一代知识分子真实的生活,每个细节都核对过,非常可信。通过这本书,我们可以重温那个非常艰苦的年代。人们把中华传统文化的文脉保存下来,而且保存得那么完整,一点不受损伤,这对当下的年轻人非常有教育意义。

民盟中央副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张平在书面致辞中说,此次座谈会更深更高的意义并不在一本书、一个人,而在于中国文化传承和发扬。本书是一个榜样、一个开始,新时代两岸及海外中华儿女的新使命是让中国文化走出去,为建立人类文明共同体作出中国独特贡献。

我们越来越有信心

潘公凯认为,如今台湾当局用政治区隔和否定文化,将文化贴上政治标签的做法是错误的。“台当局在博物馆和教科书上的‘去中国化’非常不应该,因为台湾的文化传承跟大陆是分不开的。”

“中华民族经历了许多次外患内乱,每一次只会让中华文化更加坚强,我们对此越来越有信心。”李在中引用“中国考古学之父”李济的话告诉记者,中国历史是人类全部历史的最光荣的一面,只有把它放在全人类的背景上面,它的光辉才显得更加鲜明。“这让我们对中华历史文化有无穷的信心。”

座谈会上,“敦煌守护神”常书鸿之女、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院长常沙娜作为亲历者,分享了常书鸿在抗战期间成立敦煌艺术研究所的故事。知名建筑历史学家梁思成外孙女于葵分享了梁思成与“中央博物院”的建院点滴。故宫博物院文博专家朱家溍之女、紫禁城出版社副编审朱传荣则诉说了两岸故宫人无法割舍的文化故事与情感纽带。(本报记者 张 盼)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8年09月20日   第 04 版)


责编:童芳、夏丽娟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