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媒看宁化:客家文化面面观

2018-09-20 22:01:00来源:海外网
字号:
摘要:台媒《联合报》走进福建宁化,一窥客家人的宁化故事。

海外网9月20日 宁化是客家人的另一聚居地,宁化的历史也是客家人的发展史。台媒《联合报》走进福建宁化,一窥客家人的宁化故事。

1551104151152939.jpg

米包子、米饺子(图源:联合报)

中原汉人南下 发展客家美食

谈起文化的传承,饮食可说是最具体的呈现。来到宁化品尝客家菜,不论是酒席宴客的“客家八大碗”、客家擂茶、米包子、米水饺、烧卖,许多美食都与台湾客家菜相似;而许多客家美食的制作源头,也都诉说着当年中原汉人南下融合成客家人的故事。

据福建宁化烹饪协会会长孙福安介绍,宁化客家菜中有米包子(即台湾客家菜包)、米水饺,而在中国,北方包子、水饺都是面粉做的皮料,但是南方没有面粉,只有稻米;当时北方南下的中原汉人因为思乡,想吃包子、水饺,想出用米来作为皮料,里面包的馅料还是一样,于是就融合变成了米包子、米水饺。

同样的,南下汉人想吃北方面条,但南方面粉紧缺,于是就以粉干取代面条,加上瘦猪肉、高汤,就成为当地客家小吃勺子粉 (勺子即肉臊)。比如说,宁化客家菜的烧卖。烧卖过去在北方是窝窝头,到了宁化以后没有小麦面粉,只好就地取材,想做成这种形状来。当时宁化盛产地瓜,把地瓜粉和芋头融为一体,做成窝窝头的样子;后面通过不断的改进,就形成现在的烧卖。

又如宁化酒席宴客,以当地食材烹饪的“客家八大碗”,是指:白斩土鸡、客家太平宴、五柳居(鱼)、伊府面 (一种油炸的鸡蛋面,号称是现代泡面的始祖)、炖底大萝卜、糯米饭、红枣薏米仁汤等8道菜。以及梅菜扣肉、扣蒸蹄膀、客家酿豆腐、酸菜大肠、鸡汤煮粉皮等,很多菜都与台湾的客家菜十分相似。

客家三馆 弘扬客家文化

1551104223759494.jpg

客家三馆(图源:联合报)

为弘扬客家文化,促进客家宗亲联谊交流,宁化县在该县世界客属文化交流中心大楼的第四层,布置了“客家三馆”,即客家联谊馆、客家图书馆、客家族谱馆。

客家联谊馆以平面、影像、实物和多媒体互动的方式,介绍收集到包括台湾在内、世界各地283个客属社团的基本状况,并且有环形荧幕播放宁化石壁客家祖地的纪录片「家行千里,今日回家」;用虚拟互动场景,介绍客家地区的风光和标志性建筑,以及客家地区的重要活动。客家图书馆是目前客家地区,唯一专门收藏客家书刊的图书馆,已收藏客家书籍1万余册,约占客家专著的70%;访客并可透过馆内查询机,查询大陆及世界各地客家学术研究机构的基本情形,及各地有关客家的电子图书。

客家族谱馆共设置了162个客家主要姓氏的族谱收藏柜,目前已收藏124个姓氏、1000余部纸质族谱;并且还和江苏无锡汇泽基因公司共同开发全球首个客家基因族谱科研项目,客家人可以应用基因比对方式,认祖归宗。另外,还配备了电子族谱查询系统。

客家先民故事

1551104279373582.jpg

刘善群(图源:联合报)

前几年大陆电视台曾拍摄一部以唐末中原汉人迁徒南下融合为客家人的史诗剧“大南迁”,改编自客家学专家、宁化县客家研究中心名誉主任刘善群原著《客家葛藤凹》,播出后造成广大回响。

据刘善群介绍,当时这些来自河南、河北、陕西、甘肃、湖北、山东等各省的中原汉人,各自都有方言;加上原来住在宁化石壁的畬族等少数民族语言,大家混居在一起,语言融合的结果,就形成客家话。

依据考证,客家先民从四面八方集中到宁化(石壁),主要原因有三:第一,从地理环境来说,宁化与江西于都、瑞金和福建长汀、明溪等地相接,四周是崇山峻岭,荒山野林,特别是西北边境有高峻的武夷山脉作为屏障,防阻着大规模北方南下的兵祸之乱;而其间由江西入闽处,恰有一条较为平坦的狭长地带作为通道。这不仅为南迁的中原移民提供迁徙的方便,而且居于其中,相对安全,不失为逃难者理想的“世外桃源”。因此,中原南迁移民都乐于在此避难和喘息。

第二,从交通状况看,当地河源众多,如入鄱阳湖的抚河,入闽江的沙溪,源头都在宁化;江西赣江东源贡水和经闽西汀州而入广东梅州的汀江,源头则在宁化毗邻的长汀。而广东东江之源,则在宁化附近的江西贡水之南,进入其地的中原移民南迁闽西、广东,极为方便。

第三,是人文条件。宁化、特别是石壁,开发较早,这一地域在南宋末期之前无战乱,社会安定。唐末黄巢之乱自北而南,自江西、浙江进入福建、广东,而又北上江西,转了一大圈,并未进入宁化,宁化便成为“世外桃源”。

本文系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海外视野,中国立场,登陆人民日报海外版官网——海外网www.haiwainet.cn或“海客”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


责编:罗伊晴、李萌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