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媒看淮北环境治理:愚公移山 创造绿色奇迹

2018-11-17 19:53:00来源:海外网
字号:
摘要:安徽淮北曾因复杂的地形环境以及长期开采煤炭而导致环境破坏。但当地民众凭借着“愚公移山”的精神,走出了淮北的绿色奇迹。让我们跟随台媒《联合报》的步伐,看看淮北这些年来在环保工作上所取得的成果。

海外网11月17日电 位于安徽的淮北曾因复杂的地形环境以及长期开采煤炭而导致环境破坏。但当地民众凭借着“愚公移山”的精神,走出了淮北的绿色奇迹。让我们跟随台媒《联合报》的步伐,细数淮北这些年来在环保工作上所取得的成果。

淮北绿色奇迹之路

淮北市位于晥鲁苏豫四省交界处,古称相城,主城区依相山而建,现今的相山公园,绿树成荫,郁郁葱葱,是民众休闲旅游的好去处。然而,曾经的相山,是一座荒脊的石头山,全凭当地民众以“愚公移山”精神,一步一脚印地植树造林,创造出“绿色奇迹”。

1551182055591181.jpg

七步造林法,让相山成为绿色奇迹 (图源:联合报)

当地人表示,淮北境内的山大多是石质山,岩石裸露、缺土缺水、山坡陡峭。即使是被淮北人称为“母亲山”的相山,也是土壤贫瘠和植被稀少,被列为不宜植树造林之地。自1980年代开始,淮北人决意改造相山,倾全市之力,发动民众义务植树。跟着老师、同事、家人去植树,几乎是每个淮北人的共同记忆。

淮北人的植树造林之路并不平坦,由于从未有过在石质山植树的经验,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起初,在相山植树的成活率还不到30%。自2002年开始,淮北每年在相山进行两千亩左右的石质山造林绿化试验,经过10年“摸着石头过河”的尝试,淮北人发展出一套“七步造林法”:炸穴挖坑、客土回填、壮苗栽植、多级提水、培大土堆、覆盖地膜、修鱼鳞坑。

“七步造林法”中的炸穴挖坑,解决了山石坚硬难造树坑的问题;客土回填,则解决了山上缺土的问题;山下挖深井管道提水的多级提水,则解决缺水问题。其他还有栽植壮苗、培大土堆、覆盖地膜、修鱼鳞坑用以防止水土流失等。此外,由于山坡陡峭,有时无法动用机械,还请来马队帮忙,利用马队担负回填土和苗木运输的工作,以提升石质山绿化效率。

“七步造林法”有效地将石质山植树的成活率从30%提高到95%以上,也把淮北的不毛之山变成森林。游客来到淮北,健行登山,满眼翠绿,听着当地人讲述挖穴造林的传奇故事,是另外一种体验。

皖北江南的綠金明珠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安徽淮北市的南湖湿地公园,水光潋滟、绿荫垂柳、鸟语花香、景色如诗如画,胜似江南水乡。很难想象这片湿地公园的前身是采煤沉陷区,曾被视为城市之瘤,经过费心治理后,变废为宝,成为“皖北江南”的绿金明珠。

淮北是一座因煤而兴的城市,也是知名的煤城,数十年来随着煤炭的开采,城市中心大量土地因采煤塌陷而无法使用,长期处于被搁置状态。经过深思熟虑,当地政府将转型目标瞄准“绿金淮北”,着力打造山水生态旅游及宜居城市。南湖湿地公园位于淮北烈山区,是全大陆首个在煤矿开采形成的塌陷区上,建设而成的湿地公园,也是皖北地区首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占地370公顷,其中湿地面积210公顷。

1551182131707072.jpg

南湖湿地公园 (图源:联合报)

南湖湿地公园也是淮北人的城市山水花园和都市绿肺。公园里野生湿地植物资源丰富,有各种植物100余科,仅湿地植物就达36余科、74余种,各类侯鸟20余种,水生鱼类18种,以及各种鼠兔、草兔、黄鼠等湿地兽类。每年都有大量侯鸟,如大雁、白鹤在湿地公园迁徙栖息,还有数千只其他鸟类在此过冬。公园自保护建设以来,杜绝污染源进入湿地,同时每天有2万立方米凈水进入湖区,使之流动循环,再加上植物的自然凈化,常年水质保持二类标准以上。

公园内有9公里的环湖大道,湖滨绿草如茵,景色宜人;有芦荻秋生、缘溪泊芦、芙蕖听涛、杨林闻风、雪松草坪、柳堤寻芳、湖韵忆淮等18处景点。游客漫步其中,感受山青水秀、绿地蓝天之美,身心都能获得最大的舒展。

公园还有五星级酒店、矿山博物馆、南湖美术馆、游客中心等服务设施。天晴时,由公园远望烈山,分外清晰。烈山从山顶到山底,有一条自北向南的答裂沟,宽约数丈,深不可测。所以古人叫它“裂山”,后来又改称“烈山”。

如今已经发展成熟的南湖湿地公园,是淮北市“六湖连珠”中的一颗明珠。目前淮北境内有六座公园,皆是由采煤塌陷区改造而来。其中,处于淮北市生态走廊带枢纽位置的中湖,是西部老城与东部新城的核心衔接带。治理完成后,将成为大陆地级市城区中,面积最大的人工内湖。

本文系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海外视野,中国立场,登陆人民日报海外版官网——海外网www.haiwainet.cn或“海客”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


责编:罗伊晴、李萌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