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沙龙、文旅体验……两岸青年这样传承“根”和“魂”

2021-11-22 09:51:14来源:海外网
生成海报
字号:

897e26a1-48dd-11ec-a0b5-b2f26536db6a.jpg

江苏苏州是大陆台商投资最活跃、台资企业最密集的城市之一,也是台商台胞融入程度最高的城市之一。这里有常住台胞近15万人,台资企业1.2万余家,两岸婚姻家庭近4000对,台湾学生6000多名,既是两岸经济合作的高地,也是两岸文化交流的热区。近日,以“赓续一脉 汇融两岸”为主题的2021海峡两岸(苏州)青年文化月在此举办,文化沙龙、文艺表演、文旅体验、文创设计……精彩纷呈的交流活动一直持续至11月底,吸引长三角地区两岸青年代表300余人参加。在交流中,两岸青年共品文化、共叙情谊、共话发展,增进了对彼此的了解,也增强了血脉相连的情感认同,为“两岸一家亲”写下生动注脚。

浸润传统文化

“文化交流在强化两岸青年共同的国家民族认同、促进心灵契合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开展海峡两岸青年文化月,对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具有积极意义。”在活动开幕式上,国台办副主任龙明彪通过视频寄语两岸青年,希望他们为两岸交流融合发展注入新活力,也希望台湾青年在大陆抢抓机遇、施展才华。

有着25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苏州,传统文化底蕴深厚,名胜博物俯拾皆是。本次文化月期间,苏州开展了文化交流、非遗传承、互动体验、文化创意等4大类17场文化交流活动,让两岸青年一次“尝个饱”。

在苏州拙政园,小桥流水、粉墙黛瓦,曲径通幽、变幻无穷的景致使两岸青年观之不尽、回味无穷;在山塘街,两岸青年踩着青石板、贴着斑驳墙,信步而走,了解山塘古迹和人文历史,感受独特的江南水乡魅力;在苏州博物馆西馆,两岸青年通过专业讲解,深入了解苏作技艺、苏式生活的发展变迁;在中国刺绣艺术馆,两岸青年近距离欣赏苏绣、蜀绣、湘绣等全国各地绣种的刺绣精品,观摩种桑、养蚕、缫丝、炼染、丝织等模拟展示,感佩中华传统技艺之精妙……丰富的文旅体验让两岸青年纷纷竖起大拇指,苏州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吴庆文热情地说:“诚挚期盼更多的台湾青年来苏州走走看看,到苏州就业发展,亲身感受这座千年古城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融合的神奇魅力!”

9bcff883-48dd-11ec-b94e-32b8ae46ea56.jpg

演员在“同唱一首歌 共圆中国梦”两岸青年音乐会上表演昆曲。(苏州市台办供图)

一展青春才华

“苏州优良的经商环境、宜居的生活环境、儒雅的人文环境深深吸引着台湾同胞,越来越多的台湾年轻人把苏州作为来大陆就业创业的首选地。”中国国民党前主席洪秀柱通过视频祝贺文化月系列活动举办,她的这段话,正代表了许多台湾青年的心声。

苏州民族管弦乐团,是台湾年轻民乐演奏者的就业热门选择之一。目前乐团有台湾籍演奏员12人,并与台湾的乐团建立长期合作机制,持续推动两岸交流融合。乐团琵琶声部代理首席庄子慧从台湾到苏州扎根3年多了,她告诉记者,这边的发展天地更广阔,薪资待遇也优渥一些。“两岸乐手都应该成为传承和弘扬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使者,让更多人感受到中国民乐的魅力。”

在活动开幕式上,苏州民族管弦乐团被授予“江苏省对台交流基地”,并参与奉献了一场“同唱一首歌 共圆中国梦”两岸青年音乐会。台湾籍青年钢琴演奏家林洛安带来的钢琴协奏曲《黄河》,以磅礴的气势,展现中华儿女的顽强意志和震撼人心的“民族魂”。由著名二胡演奏家朱昌耀和台湾籍青年大提琴演奏家张之华合作的《相望》,根据台湾著名流行歌曲《绿岛小夜曲》和大陆著名流行歌曲《鼓浪屿之波》编创而成,以深情委婉的旋律表现了海峡两岸人民渴望团聚的心情。

搭起交流平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和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值得我们所有青年学习、传承。”正在复旦大学就读的台湾青年蔡孟轩,十分珍惜参加此次活动的机会。

“和大家一起走进苏州欣赏美景、体验非遗传承、聆听民族管弦音乐的经历十分难忘,很期待今后可以和大陆朋友有进一步的交流互动。”台湾自媒体人蔡如瑜表示,她会用自己手中的镜头,让更多岛内台湾同胞直观地感受大陆的风土人情。

“通过这样的文化交流活动,可以让两岸青年感受到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不断增强作为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和底气,共同担起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任,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洪秀柱的一番嘱托意味深长。参与此次活动的两岸青年,心里沉甸甸的。

活动期间,两岸青年文创嘉年华暨长三角江南水乡古镇艺术节、第二届中华文脉营、两岸戏剧文化交流等陆续举办,为两岸同胞品味文化、畅叙亲情搭建了良好平台。吴庆文介绍,长期以来,苏州秉持“两岸一家亲”的理念,积极顺应台胞发展需求,出台实施各项惠台政策,努力打造台胞的创业高地、生活乐土和圆梦天堂。可以预见,未来将有更多的两岸青年相遇大陆,激起交流互动的闪亮火花,增进了解、凝聚共识、共谋发展。(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日月谈工作室 作者:汪灵犀

责编:刘素素、庄鹏泽

  •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