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評論時政台灣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陝西江西內蒙古山東吉林移民書畫商城環保縣域創投招商華商創新滾動
2013年09月03日11:05|來源:東南網|字號:
摘要:據人力部門今年8月份公布的調查,超過四成的上班族基於想增加收入而選擇創業。 |
賣菜、賣豬肉,這似乎距離現代台灣年輕人對工作的定義很遙遠。但在台灣傳統菜市場內,就有這樣一批“菜二代”,他們一面安心耕耘攤販小舞台,另一面也期待改革菜市場,將年輕人的想法帶進傳統市場中,讓遠比大超市多的人情味,再長久一點。
趨勢:50年市場活力不斷!
東南網9月3日電 據人力部門今年8月份公布的調查,超過四成的上班族基於想增加收入而選擇創業。在這股創業風潮中,除了與興趣結合的各類時髦“微創業”外,還有那麼一大批年輕人,他們逃離熱點,選擇了“冷門”。不為別的,就因這些領域中,他們的活力是賣點,他們的青春是資本。這在距離台北市政府最近、超過50年的傳統菜市場——台北光復菜市場內,尤為明顯。
據悉,光復市場超過20%的攤販,有了二代、三代后生的加入,這讓此依附於眷村而成的菜市場,變得活力四射。走進光復市場,一定會被挂在市場外牆上醒目的“活力菜二代,在地綠能新光復”的招牌所吸引。其實,光復市場,僅是台北近150個傳統市場中一個縮影,是一大批年輕人踐行夢想的舞台。
染著一頭時髦黃發的李映陞,1983年出生,根本看不出他是一位賣豬肉的攤販。而跟著老爸賣豬肉好幾年了,他笑稱,“還沒‘出師’。不過,畢竟是自己家的生意,做起來‘很有奔頭’”。
而另一位接班很成功的水餃攤販何禮森,算是台灣從傳統市場中走出來的成功“菜二代”。在他的積極介入下,媽媽超過半世紀的水餃攤不但台北遠近聞名,而且還開了兩家分店。甚至今年上半年廈門方面赴台北考察團,向其發出邀約,希望將台灣傳統市場中的古早水餃銷售到廈門。
現狀:為生計,更為夢想
當初李映陞回來賣豬肉,也有過掙扎。之前在外面做服務業,工作環境好、時間固定、壓力小。“而回來賣豬肉,每天凌晨4點就得起床,還要天天想著如何賣出更多豬肉。”李映陞坦言,自己做生意,必須付出更多辛勞。
對兒子回來接班賣豬肉,李映陞的老爸蔡孝光並不覺得不妥。“雖然是小本生意,但外面景氣不好,家裡生意畢竟是穩定,也是自己當老板啊!”而李映陞就是沖著能自己當老板,“賺比較多”的夢想回來的。
深入其中,李映陞發現,賣豬肉其實學問很大。雖是跟著老爸賣豬肉,但還是時常受“欺負”。從回家第一天開始,他每天都在學習豬肉的各種知識,而他的刀工,也從一開始的“愚鈍”,到如今爐火純青。可市場裡的不少老主顧,還是會嫌他太年輕、不夠專業。有時,李映陞據要求向客人推薦一塊肉,卻被懷疑“年輕人你到底懂不懂,會不會?”這讓他很受挫折。
與李映陞一樣,賣青菜的李旻佑也感同身受。一開始很難適應,后來遇多了,他們也被磨平了“挫敗”。“人家回去用好了,喜歡你第一次了,下次就相信了!”這些年輕人心裡,充滿了樂觀。
李映陞家的豬肉攤,從祖父輩開始,到自己三代了。客源穩定,熟門熟路,他“老板夢”真實而具體。此外,李映陞還很享受“自己服務到位,顧客回頭來夸”的成就感。“這是一種信任,一種比買賣更加重要的信任!”
除了傳承外,年輕人們也慢慢開始加入自己的想法,“傳統市場要及時跟上發展,適應變化,才能留住老主顧,並培養新客戶。”李映陞具體舉例,以前買賣就單純買賣,而現在講究流程化服務,一塊肉割下來,幫客人處理好,他們回家就能烹飪了。而李旻佑也是一樣,青菜要處理干淨再銷售。“加入專業處理,傳統市場也有流程化服務。”李映陞覺得,一個小改變,就能滿足年輕人希望簡化烹飪前序准備的需求。而接班者的想法,一開始長輩都嫌麻煩,但因接受度高,也就慢慢成了現在菜市場攤販銷售模式。(海峽導報駐台記者 張燕娟 實習生 張琪文/圖)
(來源:東南網)
(責編:林浩)
台灣,豬肉,李映陞,1983年,水餃,冷門
網站地圖 | 關於海外網 | 廣告服務 | 海外網招聘 | 聯系我們 |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海外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京ICP備12041252號
投稿郵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