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評論時政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 新加坡吉林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 華商滾動 紙媒
2013年12月04日14:59|來源:海外網|字號:
因此,陳水扁即便貪腐如是,也能因為代表本省人而維持數量可觀的擁躉。在支持者眼中,陳水扁即便千般不是萬般錯失,也是“自己的孩子”,“管教要由自己來”。至今,在台北中山南路的“立法院”外,可見常年懸挂的挺扁護扁標語﹔遭逢選舉,挺扁挺綠的鐵票即便被放棄,也不會向對方陣營移動。
非理性支持不單發生在綠營。1994年至1998年陳水扁擔任台北市市長。其間他政績不錯,整頓各區道路和街景市容、積極推動台北捷運完工通車、鐵腕實施掃黃和掃黑,改革效率低落服務不佳的官僚體系,民眾支持率超過七成。即便如此,1998年競選市長連任,陳水扁還是敗給了馬英九。阿扁敗選原因復雜,但國民黨支持者出於情感“選邊站”絕對是其中之一。
“這件事情教育了陳水扁。給你們做了這麼多,投票時還不投我!”和一位親民黨黨工聊天,他忍不住發出這樣的感嘆:“陳水扁發現,不管怎麼對國民黨支持者好,他都拿不到這些人的票。與其這樣不如換個思路……是這些人把陳水扁推到“台獨”這條路上的。”最后一句判斷聽起來過於簡單,卻也不無道理。
在沒有一方能夠主導政局的局面下,藍綠政客都怕失去傳統支持者。無論怎麼見招拆招,政客們最后都要照顧傳統選民的情感,回歸各自的基本盤。他們不敢做出重大政策調整,大力開拓中間力量。2012年“大選”前,蔡英文早早擺出超越藍綠的架勢,最后還不是接受李登輝站台?“台獨”教父登高一呼,蔡英文走中間路線的形象徹底破產。另一方面,既然無法動搖對方基本盤,意識形態相近的政黨也會翻過頭來,搶奪友黨的選票。類似同室操戈的斗爭,加劇了台灣政黨體制和政局的不穩定。
在選票為大的島內選舉政治裡,民眾和政客就這樣相互“綁架”著。一場場無血的?殺不斷上演,真是令人感到殘酷而悲哀……
(作者王昭為人民日報海外版記者)
海外網台灣頻道原創,轉載請注明來源海外網(www.haiwainet.cn),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 |
(責編:劉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