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網首頁移動客戶端評論資訊財經華人台灣香港城市歷史社區視頻雲南新加坡德國荷蘭滾動

海外網海外網>>台灣>> 正文

回歸自然挖到寶 台灣鄉村重新“活”起來

2014-11-05 14:16:07|來源:海外網-人民日報海外版|字號:

回歸自然挖到寶台灣鄉村重新“活”起來

  板陶窯園區充滿童趣的交趾陶作品。本報記者 李煒娜攝

  美濃的文化生態之美成為其獨特魅力。(資料圖片)

  在台灣,同樣存在這樣的狀況:現代化的潮流裹挾下,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到都市求學就業,鄉村人口隨之越來越少。如何讓村落吸引年輕人回歸故土,近20年來,台灣一直在做社區改造。今年10月,“社造20年——村落文化節”在台北展開,作為主辦方的台“文化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希望台灣社區改造的故事可以被更多人知道,也希望台灣村落的故事、生活美學可以引發包括大陸民眾在內的更多人參與熱情。

  原住民部落找到“原點”

  讓村落重新煥發生機,重點是找到“原點”。台灣有近8000個村落,如果每個村落都可以培育出自己的特色產業,吸引人潮回流,自然生機重回。原住民找到的“原點”是文化。

  南投縣仁愛鄉南豐小區,距離台中高鐵站大約90分鐘車程,是賽德克人的世居地。

  王嘉勛是賽德克人德克達雅群眉溪部落的年輕人,現在的身份是台灣原住民部落振興文教基金會執行長。“小學畢業后就離家到嘉義讀書,直到大學畢業后,看到部落口耳相傳的故事慢慢流失,才覺得一定要做點什麼。”王嘉勛說。

  王嘉勛設計了“南豐社區發展協會”網站,介紹部落的歷史文化、地理環境,還提供旅游資訊給觀光客﹔舉辦“賽德克青少年部落認同文化成長營”,由部落長者當老師,口述賽德克人的歷史傳說,傳習部落傳統技藝。王嘉勛說,原住民文化豐富多彩,但首先要讓年輕一代認同傳承。

  部落特有文化就是寶貴資源,文化傳承也可以產業化,如何讓更多人來了解部落文化、讓部落文化成為活絡社區經濟的增長點,是像王嘉勛這樣年輕人的思考。

  南豐小區興建了賽德克人文化空間,來到這裡的人們,可以看到傳統的“半穴屋”,屋子有一半在地下是賽德克人的建筑特色﹔人們還可以看到賽德克人的家具制作、織布工藝和舞蹈。小區發展協會理事長王萬全說:“電影《賽德克·巴萊》中使用的弓箭,就是我們做的。現在不少游客和都市人來這裡學習弓箭制作。”

  近年來,南豐小區每年還會舉行賽德克人傳統的年祭活動,在一年的最后一天,重現傳統部落文化和祭典。以文化為原點,南豐小區找回了賽德克人對族群文化的認同,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回來加入,發揮創意,甚至是融入賽德克元素的生活用品、靠墊、背包等,都很受歡迎。

  沒落產業加入創意獲新生

  工業化進程和產業轉型升級,有時帶來的是一個村落甚至是一座城的繁榮和衰落。

  嘉義縣新港鄉板頭村,制糖業一度繁榮,上世紀90年代,制糖業開始衰落,年輕人被迫外出求學工作,板頭村漸漸失去了活力。但如今,每逢周末或節假日,這裡每天都會迎來上萬游客,是這裡的“交趾陶”重新讓板頭村“活”了過來。

  “交趾陶”作為廟宇裝飾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台灣特有的一種傳統陶藝品。嘉義的新港有“交趾陶之鄉”美譽。近年來,在該縣有關機構的輔導下,當地一些交趾陶藝人開始探索將傳統工藝向文化創意產業轉型,板陶窯的主人陳忠正就是其中一位。

  2005年,陳忠正利用廢棄的制糖廠房,創立了集工廠、觀光、教育於一身的板陶窯。漫步板陶窯文創園區,憨態可掬的耕牛、水邊嬉戲的孩童或是牆角攀爬的花草,惟妙惟肖的交趾工藝品讓人流連忘返。欣賞佳作的同時,游客還可在復制的窯爐前,從“穿越”中了解古代交趾陶燒制的過程。當然,最后還可以到體驗工坊做個DIY。

  陳忠正在板頭村做了30多年的陶,見証了傳統工藝轉型讓村落迸發勃勃生機。“手工業者的風險高,收入不穩定,人才流失嚴重。”陳忠正說:“沒落產業加入創意重獲新生機,板頭村的名氣越來越大,不僅傳統工藝得以傳承,還聚集了人氣財氣,很多在台北打工的年輕人也回來開店了。”

  回歸自然挖到寶

  台灣鄉村活化的故事中,還有一類是導入環保理念。

  南投縣埔裡鎮的桃米裡,在“9·21”大地震中受到重創,災后重建,當地居民決定以自然生態為主題重建家園。因為這裡有豐富多樣的動植物生態,包括19種青蛙、43種蜻蜓和60多種鳥類以及多種濕地生態植物。

  桃米裡的居民拾起書本、考取生態解說員執照,在社區森林浴步道、水上瀑布、生態池與苗圃裡導覽。游客慢慢地越來越多,民宿也隨之多了起來,夜晚降臨,民宿主人會帶你去認識各種青蛙。

  綠屋民宿的主人邱富添,被稱作是“青蛙王子”。“我以前在台中經營洋酒,地震后回來在老家的舊址上建了綠屋。回歸自然真的挖到寶!”邱富添對本報記者說:“開始對青蛙一無所知,當地政府幫我們請專家來講課,我們都是免費學習。現在越來越體會到鄉村之美,希望可以把桃米裡經營的概念和堅持講給更多的人聽。”

  美濃,位於高雄的客家小鎮,在鄉村活化中,同樣融合自然與人文。美濃鎮人口90%是客家人,由於地方閉塞,客家文化在這裡被完整保存下來。

  台灣經濟轉型,美濃同樣經歷了陣痛。但經過對客家文化的發掘和推廣,美濃的文化生態之美成為其獨特魅力。

  已經廢棄的“美濃窯”,每到假日就會吸引眾多游客,而從1995年開始,依客家古禮進行的生態人文祭典——美濃黃蝶祭,更成為島內極有特色的觀光盛事。在島內舉辦的村落社區改造網絡調查中,美濃獲得票選第一名,其豐富的客家文化和自然生活方式,是眾多網友給出的理由。

(責編:郝青)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原點,交趾陶,村落,回歸自然,文化創意產業

評論資訊台灣香港文史地方華商

新聞熱圖>

最新熱點>

舌尖上的APEC:中西式餐點一網打盡

娛樂炫圖>

最新排行 >

史海鉤沉>

圖片精選>

視頻>

論壇熱點>

新聞推薦>

對越反擊戰時期中國女兵照片首度曝光(組圖)

金正恩出席朝鮮大隊長及大隊政治指導員大會

評論|資訊|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滾動

新加坡|雲南|吉林|紅色|南粵|中原|書畫|絲路|魯東|創新|創投|成渝|贛鄱|錢江|食品|IP電視|華商|紙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