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收藏首页|简体|繁體
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创投吉林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华商滚动
海外网>>台湾

  

眷村:沉淀几代人情感 抹不去的台湾符号【2】

2012年11月23日08:55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本报记者 陈晓星    字号:
摘要:眷村沉淀着几代人的情感。王伟忠说:“别看破破烂烂,每个门里都有精彩的故事,都有悲欢离合。”一位老人在眷村的断壁残垣间对着摄像机说:“我在大陆的家没有了,现在,我在台湾的家也没有了……”留住眷村就是留住情感,一块有情感的土地才是家园。 

典型的眷村人家。

陈晓星摄于台中市南屯区彩虹村

 

 

牛肉面、生煎包、兰州拉面、山东馒头、烧饼油条……这些食物从眷村扩散到台湾社会,至今仍是台湾从北到南各大夜市的招牌小吃,丰富了台湾传统的饮食,创造了一个新的菜系——眷村菜。

除了人才,眷村对台湾的另一个贡献就是牛肉面。别小看这一碗面条,它已经成为台湾美食的招牌。台北年年举办“牛肉面节”,评选“台北牛肉面好店联盟”,以“观光客群好店”、“上班族群好店”、“学生族群好店”等吸引各路消费者上门。

其实,传统的台湾社会是不吃牛肉的,台湾的第一碗牛肉面是谁卖的已经查不清楚了,可它出自眷村却已定论。最流行的说法是,眷村里的四川籍士兵看到牛肉便宜,想起家乡的“小碗牛肉”,为了充饥又烩入面条,于是牛肉面便诞生了。也因为眷村的口味五味俱全,所以现在的台湾牛肉面也无定式,有清炖、有红烧、有辣、有甜,任由君选。

当时眷村大多数人家生活艰难,一名少校的薪水才100多元台币,要养一家人。一些眷村的妈妈们便在丈夫上班后各显其能,蒸锅馒头、烙点火烧、做点腌菜,摆在家门口卖,吸引同乡来吃口家乡味稍解乡愁。久而久之,一些手艺好的妈妈们便成了“老板”,而且还子承母业,半个世纪以来做成了老店名牌,这些散落在各个眷村的名牌们又汇聚成了“眷村菜”。

如今,眷村没有了,但眷村菜还在,一些已经并为“台湾小吃”。台中清水镇一个眷村里的盐水鸭名声在外,村被拆后,做盐水鸭的“南京二代”仍然在村民集中居住的新区里营业,两代老板卖了50多年鸭子,“村民”们吃了50多年鸭子。老板对前来采访的记者说:“我在这里,好多人就觉得眷村还在。即便是到台北、高雄去了,他们回来还是要到我这里来买鸭子,看到鸭子,才像到家了。”

眷村的食物早已附加了美食之外的更高价值,成为集体的记忆与财富。

分享到:

(责编:赵鸣飞)

相关新闻 >

视频 >

  • 女毒贩让婴儿吸毒女毒贩让婴儿吸毒
  • 女生学校里遭群打女生学校里遭群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