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更多领域需要通
两岸互通,实质是通过两岸机制性协商,消除政策障碍,建立沟通两岸的便捷通道,从而促进两岸经济、社会、文化的对接和融合。从衣食住行到婚嫁信仰,两岸互通已经渐入“深水区”。不少专家认为,文教领域是新的突破点和增长点。
据专家统计,海峡两岸的科技名词尤其是高新技术领域中的名词差异较大,如计算机科技领域中,大约只有58%的名词相同,在“共通词语”相对较多的物理学领域,也约有20%的名词存在差异。两岸科技专家共同编纂的《中华科学与技术大词典》拟于2015年完成100个学科领域名词对照工作。届时,两岸语汇中差别最大的科技语汇有望实现“化异为通”。
日前有专家提出,商签两岸文化交流合作协议的步子应该迈得更大一点,因为这涉及到两岸深度认同的问题。国台办发言人杨毅对此表示,大陆的态度是开放的,两岸可以签署一揽子的协议,也可以就两岸文化、教育领域的具体交流做出机制化的安排。台湾文化部门负责人龙应台也给人们预留了想象空间,她说,本身“并不排除”签署这一选项。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