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岛
成功升起旗帜
姚琢奇回忆说,一切准备妥当后,1970年9月1日下午,记者团搭乘船只从基隆启航。9月2日清晨他们抵达钓鱼岛,9时30分成功登岛,升起“青天白日旗”。当时参与升旗的人,除了4名记者外,还包括“海宪”号船长王德泉、轮机长王锦田等人。几人还用预先准备好的油漆,在钓鱼岛礁盘上写下“蒋总统万岁”5个大字。这5个大字后来帮了他们大忙。他们原计划在钓鱼岛、南小岛、北小岛、黄尾屿4个主岛登陆。因气候恶劣,被迫放弃。但在绕岛巡礼过程中,发现了台湾人在岛上建设的相关遗迹。
《中国时报》记者登上钓鱼岛插上旗帜的行动,与当年台湾当局低调处理钓鱼岛主权争议的审慎立场呈现截然不同的态度。姚琢奇回忆说,9月4日事件见报后,时任台“外交部长”的沈昌焕一大早就拿着报纸向蒋介石告状,批评《中国时报》冲过头,对日“外交”可能有麻烦。但蒋介石看到钓鱼岛照片上有“蒋总统万岁”5个字后,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他们也是爱台湾的表现啊!”警备总部在获悉蒋介石的评价之后,也未敢再追究下去。如今这4人中,宇业荧和蔡笃胜已去世,刘永宁移民美国,仅有姚琢奇还在台湾,目前担任由各媒体军事记者组成的“军事研究会”会长。
记者在眺望南小岛时发现,稍早台湾去的打捞人员为打捞沉船,曾在岛上搭建工寮。这是该岛的唯一建筑物,也证明台湾民众曾在这座岛上从事过建设。采访船行经更北面的黄尾屿,发现更多台湾人留下的建筑遗迹。报道称,打捞公司为打捞沉船“海生2号”,曾在黄尾屿建工寮、台车轨道、码头,并辟地瓜圃植地瓜。黄尾屿的面积略小于钓鱼岛,打捞公司的员工一年期间有4个月生活在岛上。由于风浪太大,后勤补给不易,采访船到达该岛时,岛上并无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