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 新加坡吉林南粤鲁东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 华商纸媒滚动
2013年03月20日08:45|来源:海外网-《人民日报海外版》|字号:
摘要:近期很多人呼吁两岸就南海与钓鱼岛问题进行合作,台当局频频说“NO”,令人遗憾。 |
“NO”的顾虑
当然,说“不”并非一味的情绪化,更多的是基于政治利益考量。
当年民进党以搞“台独”起家,为了对抗大陆,经常制造被大陆“欺凌压迫”的假象与悲情。民进党当政8年大搞“去中国化”,妖魔化大陆,深刻地改变了台湾社会的自我认知,强化了台湾人对大陆的刻板印象。国民党重新上台后,没有显示出拨乱反正的果敢,而是更多地去迎合膨胀的民粹,在对大陆“门打开”的同时,更强调“阮顾厝(闽南语,一起来护家之意)”,既要“两岸携手赚钱”,又时刻不忘“守护台湾尊严”,“保住台湾利益”。马英九团队认为这样最有利于保住选票。
正因如此,马英九第一任期会对民进党的“抹红”批评那么敏感;所以陆生赴台读书,会被加上苛刻的“三限六不”;所以陆资入台会“裹上小脚”,限制多到当局官员都说“只有头壳坏掉才会进来”;所以台湾宁愿舍近求远进口美日的玉米小麦,会去进口美国瘦肉精牛肉,也绝不会进口便宜的大陆农作物……
另一个原因来自美国。台湾问题专家李家泉认为,马英九两岸政策的最大问题是受美国“以台制中”战略的牵制,至今不能摆脱。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教授邱毅直言,在钓鱼岛问题上,马英九是亲美派,其考虑的出发点是配合美国的亚太战略布局。
![]() | ![]() |
(责编:刘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