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知纳粹德国进攻路线,未被斯大林采纳】
1938年4月初,毛泽东决定派爱将刘亚楼去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显然,毛泽东等中央领导深感刘亚楼将才难得,并经过多年战争洗礼和教育工作锻炼,可堪造就。
伏龙芝军事学院是苏联的高等军事学府、研究诸兵种合同战斗集团战役问题的科研中心。身经百战的刘亚楼却因语言障碍无法听懂这些高深的知识,学习起来非常吃力。一次他在医院住院,由于语言不通,向女护士比划要两个枕头睡觉,对方误解为刘亚楼要她一起睡,十分愤怒,等到找来粗通汉语的院长了解此事后,才化解了这场误会。此事给刘亚楼的触动很大,他以顽强的毅力开始了一场学习俄语的战斗。俄语驾轻就熟后,他如饥似渴地阅读参考材料和军事名著,跟踪现代军事科技的发展。
1941年,苏联面临法西斯德国入侵的危险,斯大林判断,德军进攻莫斯科必定沿着1812年6月拿破仑远征莫斯科的路线,即经乌克兰和顿涅茨河流域东进。刘亚楼认真研究了当年拿破仑入侵俄罗斯的路线后,认为德军主攻的方向不会是这条线,因为德军的机械化装甲大军不同于拿破仑的骑兵,不能走土质松软,水网、稻田遍布的路线,而走白俄罗斯至莫斯科路线距离最短,沿途土质坚硬,适合德军装甲集团的突袭。刘亚楼的这一主张得到了在苏联养病的林彪的认可。纳粹德国的闪击战也最终证实了这一判断。可惜在战前,刘亚楼的意见没有被苏联最高军事领导人斯大林采纳。
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苏联红军在长达四千余公里的广大战线上,从海陆两方面分4路进入我国东北,闪击日本关东军。刘亚楼化名王松,随苏联红军回到了阔别7年的祖国。当他正渴望为党效力时,一个军事事故险些使他冤死于苏军法庭。
在司令员麻列茨科夫元帅统领下,刘亚楼随第一远东方面军主力,从格罗迭科沃地区向穆棱、牡丹江方向快速突击,先头分队已攻占了佳木斯外围的一个制高点407高地。由于空军和地面部队联络失误,地方部队进展神速,提前占领日军阵地,却遭到了苏军飞机的一阵误炸,炸伤了占领制高点的部分苏军。当天的值班参谋是刘亚楼,指挥员以为他误了军令,当即将他逮捕起来,准备枪决。刘亚楼心中非常难过。他思前想后,花了一天时间给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写了一封长信,把自己在苏联近8年的体会、见闻和经验教训写了出来,作为临终前对党的一份贡献,末尾工工整整地写着“忠于党的刘亚楼”。后来,经过苏军调查核实,刘亚楼被无罪释放。
【林彪说:“刘亚楼是天生的军事家”】
1945年8月,刘亚楼随苏联红军进驻大连。不久,罗荣桓来大连养病,刘亚楼闻讯十分高兴,立即去看望红军时期的老领导,并提出回部队工作的愿望。罗荣桓慧眼识英雄,力荐刘担任东北民主联军参谋长。从此,在刘亚楼戎马倥偬的历史上掀开了辉煌的一页。
刘亚楼当参谋长后,办事雷厉风行,不怕得罪人。他说:“得罪人怕什么?顶多不选我当中央委员!”某次,林彪不知何故勃然大怒,用马鞭抽叶群。叶群边哭边躲,声音传至屋外,警卫、参谋都不敢进屋劝解。刘亚楼闻讯赶来踹开房门,夺下林彪手中的马鞭。他见门外站了不少人围观,便大吼一声:“看什么,家里出了点小事,有什么看头?统统给我立正,跑步走!”唯一敢断林彪家务事的,恐怕也只有刘亚楼了。
刘亚楼就任参谋长后的第一件大事是为东北野战军精心打造了得力的参谋队伍。东野过去打仗缺地图,参谋人才奇缺。为改变这一状况,刘亚楼亲自开办了三期参谋训练班,抽调大批优秀干部学习,学习结束后充实到各级司令部机关。林彪对他的工作深为满意,赞道:“我们终于有了一个得力的司令部。”“林罗刘”遂成为东北最佳的领导组合:林彪专管作战大事,罗荣桓分管政治工作,而刘亚楼善于落实完成。“三驾马车”拉着东北野战军驰骋关内外,无往而不利。
东北内战爆发后,刘亚楼先后协助林彪、罗荣桓部署和指挥东北民主联军三下江南、四保临江,迫使国民党转入防御作战。1947年,东北民主联军发起夏季攻势,加上随后的秋季攻势、冬季攻势作战,歼敌22万多人,迫使东北国民党军龟缩于长春、沈阳、锦州等孤城之中。刘亚楼在东北大显身手,令林彪深感满意。他赞扬说:“刘亚楼是天生的军事家!”凡在东野司令部工作过的将士也无不对刘心悦诚服,夸道:“东总的几位参谋长中,没有一个能够超过刘亚楼。”
1948年1月,刘亚楼任东北野战军和东北军区第一参谋长。
1948年9月,毛泽东发出了《关于辽沈战役的作战方针》,林、罗、刘于10月1日发出了《准备夺取锦州,全歼东北敌人》的战斗动员令。然而,10月初,林彪担心攻打锦州会遭到沈阳、锦西、葫芦岛之敌前后夹击,攻打锦州的决心发生了动摇,私自以林、罗、刘名义向中央军委发出加急电报,提出放弃攻打锦州而返打长春。刘亚楼从战局需要出发,站在罗荣桓一边耐心劝说林彪:“我同意罗政委的看法,葫芦岛的敌军不足以影响我军战略决策的改变。”林彪终于同意攻锦,并向毛泽东重发了一封攻打锦州的电报。毛泽东当即回电:“你们决心攻打锦州,甚好甚慰。”
为保持攻打锦州的突然性,刘亚楼独具匠心,设计了大规模的战役佯动。他让东野摆出一副攻打长春的架势,抽调几个独立师,白天编成大部队,从四平附近大张旗鼓地向长春方向开进,让各级电台不断地收发电报,下达作战任务。这些部队夜间乘火车返回出发地,白天再向长春开进,如此反复,连续数日,造成浩浩荡荡的大军向长春调动的印象。针对国民党军监听我军电台的情况,刘亚楼令参战部队的无线电大搞伪装。为对付敌军空中侦察,刘亚楼让北线部队南下采取火车运输的方式,既保密又高速。为了让部队把“戏”演得真实可信,辽沈战役这么大规模的行动,开战前竟未开会布置一下,以至纵队司令员都蒙在鼓里。结果,当东野大军将锦州之敌团团围住时,东北“剿总”副司令范汉杰还以为东野的主要目标在长春——此前,他特地将夫人接来锦州一起欢聚。
1948年9月25日,东野攻打锦州前夕,刘亚楼忽闻国民党将由沈阳空运四十九军增援锦州的消息,于是急令封锁锦州机场。次日,八纵回电请示:“锦州敌机场有二,一在锦州东面金屯附近,一在锦州西面小岭附近。金屯附近机场已几年未用,敌机起降均在小岭机场。不知封锁哪个机场?”刘亚楼阅罢电报,大怒,打电话骂道:“你们两个饭桶,两个机场,一个能用,一个不能用,封锁哪个,还用请示吗?你们是吃草的还是吃饭的?”骂毕,刘亚楼迅速采取补救措施,急调九纵和炮纵火速赶到机场,狂轰正在空运的敌运输机,敌机被迫中断空中对锦州的支援。9月30日,毛泽东致电“林罗刘”,表扬九纵控制机场:“毁机5架,甚慰。望传令嘉奖。”
10月10日,国民党军陆海空联合向无险可守的东野塔山阵地发起凶猛的攻势,塔山九易其手,终被我夺回。当四纵吴克华司令员报告塔山守军损失过半时,刘亚楼在作战室里吼道:“101说了,不要你们的伤亡数字,只要塔山。”攻打锦州时,刘亚楼对苏静说:“四纵那里将有一场恶战,你一定要协助吴克华司令员、莫文骅政委指挥部队死守塔山,哪怕血流成河,也不能叫敌人前进一步。你告诉他们,塔山丢了,提着脑袋来见。” 四纵被激励得热血沸腾,拒绝了刘亚楼派一纵支援的提议,整整六昼夜,抗住了不下10万发炮弹和难以计数的子弹,硬是把这个低小的山丘打成了一座名山。四纵死死地钉在塔山,使侯镜如东进兵团无法驰援锦州。14日起,在“林罗刘”的现场指挥下,仅31小时锦州便落入东野手中。
责编:李萌
赞
踩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