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沈战役后,刘亚楼遵照中央军委关于“东野尽速入关,突然包围津、唐、塘等处之敌”的命令,立即筹划东北野战军分路迅速入关的各项工作,接着协助林罗率百万东北部队秘密入关。
1949年1月,刘亚楼向林彪、聂荣臻主动请缨,要单独指挥天津战役,得到了林、聂的大力支持,担任了平津前线司令部参谋长兼天津前线总指挥,指挥天津攻坚战役。
对于平津战役的津、塘方向,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军委原计划先攻塘沽,后打天津。后经刘亚楼调查,塘沽东面靠海,其他三面为水渠盐池,不能对敌形成包围,也不便大部队展开。而且北平、天津国民党军有突围的危险,因此他建议以少数兵力监视塘沽,集中兵力先打天津。毛泽东批准了这一建议。
国民党傅作义集团的陈长捷率13万人防守天津。陈为防御作了苦心经营,他在市内各主要马路中心、胡同巷口,赶筑380多座巨大碉堡,在一些高大坚固建筑物上修建强火力据点。为扫清防御射界,造就天津城外l0公里宽的真空地带,还在这一带布了4万颗地雷。为了阻滞解放军攻城,他不惜动用10多万民工环城开挖宽10米、深3米的护城河,每天派人穿河砸冰。有这些防御工事为后盾,陈长捷十分自信,妄图“创造战史的奇迹”。他夸下海口:“天津这样坚强的设堡阵地,充足的弹药器材,比起傅总司令当年依靠一个师守涿州城,不知要优越多少倍。涿州守3个月创下奇迹,我们守半年绝没问题。”
为“以打促和”,尽快促成傅作义放下武器,毛泽东和中央军委命令东北野战军3天内攻下天津。天津战役总前委书记林彪只限定48小时。刘亚楼表态时却出人意料,他不需要那么多时间:“辽沈战役打锦州,我们只用了31个小时。现在我有1300多门大炮和坦克装甲部队,再加上34万钢铁战士,30个小时内保证把陈长捷吹嘘的‘天津大堡垒’打个稀巴烂!”
刘亚楼之所以敢于立下30小时内解决天津的军令状,是有科学依据的。他当时指挥的东北野战军攻津兵力共22个师34万人,配备大口径火炮538门,坦克、装甲车40余辆,有绝对优势的兵力和兵器;再加上以乔星北为首的出色的中共谍报人员,从不同渠道设法弄到了陈长捷的城防工事部署详图,刘亚楼对天津的布防了如指掌,可以从容如庖丁解牛般消解敌军的堡垒。
依据林、罗首长的意图,经过周密的侦察和思考,刘亚楼提出了“东西对打,拦腰斩断,先南后北,各个击破”的思路。1月4日,他召开攻津部队各部队高级将领开会,定下作战方针:“东西对进,拦腰斩断,先南后北,先分割后围歼,先吃肉后啃骨头。”
1月13日,兵临天津城下。此前,刘亚楼敦促陈长捷仿效长春的郑洞国率部放下武器。陈长捷派出天津市参议会的4名议员出城,声言与解放军和谈。刘亚楼一看即知敌军企图借机探听虚实,拖延时间。他决定将计就计,在做了一番布置之后,故意在城北接见敌人谈判代表,以造成我军攻城指挥部设在城北的假象。
陈长捷无意放下武器,谈判无果而终。刘亚楼为加深敌人的错觉,又说道:“我看咱们再加加温,从城北放它几炮,让陈长捷坚信我们从城北进攻。”刘亚楼声东击西的计策果然迷惑了对手。陈长捷把主力151师从城中心调往城北,加强了城北的兵力。
14日上午10时,刘亚楼下达总攻命令。总攻发起后仅十几分钟,突击部队就打开了突破口,迅速在东西南三面9个地段突破城防,仅29小时,即全歼天津13万守敌。陈长捷被俘时如梦初醒,大叹上了刘亚楼的当。
打下天津城的时间,与刘亚楼的预计仅相差1个小时,足见他在大规模战役中的运筹水平之高、计算之精确。天津战役创造了“天津方式”,并成为我军历史上最为干净、利落、精确的城市攻坚战。
【美国惊呼:“共产党中国一夜之间有了一支空军”】
平津战役结束后不久,刘亚楼被任命为十四兵团司令。正当他准备南下大显身手时,毛泽东找他谈话,决定让他出任空军司令,负责人民空军。对刘亚楼的调任,林彪十分不舍得,他甚至对刘亚楼说:“盼你不要去担任航空方面的工作。”还给毛泽东发去电报:“我们建议亚楼仍来前方指挥作战……如亚楼留中央不来,则我们前线指挥甚感困难。”
但刘亚楼深知建立人民空军意义重大,欣然赴任,从此开始了白手起家、艰难创建空军的工作。他向军委提出了以十四兵团机关和军委航空局人员为基础组成空军机关的方案,得到了军委批准。8月,刘亚楼赴苏进行购买飞机、派遣专家及援建航校的谈判。苏联同意帮助建立6所航校,卖给中国400多架飞机,并派出部分专家帮助中国建设空军,但是要照价付给苏联经费。10月25日,刘亚楼被中央军委正式任命为空军司令员。回国后,为筹办好第一批航校,他精心规划,雷厉风行,6所航校于1949年12月1日奇迹般地开学。
1950年4月1日,鉴于筹建空军战斗部队的条件已经成熟,刘亚楼向中央军委提出从陆军各野战军选调建制师、团领导机构组成空军部队领导机构的建议,得到批准。6月,第一支人民空军部队——空军第4混成旅在南京正式成立。不久,又成立了空军第3、第4师。航空兵部队建立后,在协同陆军解放海岛和保卫领空作战中显示了威力,宣告了国民党军空军在大陆上空横行霸道的历史结束。
刘亚楼坚决贯彻中共中央规定的“边打边建”的方针,派新中国空军投入了抗美援朝作战。志愿军空军在朝鲜战场初次亮相,严重挫败了不可一世的美国空军,涌现了王海、刘玉堤、韩德彩等一大批战斗英雄。人民空军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美军惊呼:“共产党中国一夜之间有了一支空军。”
为搞好空军,刘亚楼勤学好问,孜孜不倦。他常对人说:“我没学过一天飞行,没开过一天飞机,让我当空军司令,我只好当小学生,一切从头学起!”
1961年,刘亚楼坐镇指挥,击落蒋军美制U-2高空侦察机;1963年、1964年,他亲自总结战术运筹决策,采取机动设伏,连续击落两架U-2飞机。闻此捷报,毛泽东对刘亚楼风趣地说:“美国就那么几架U-2飞机,做个计划,不够我们打的嘛!”
1964年7月7日,刘亚楼指挥空军再次击落国民党U-2型飞机后,代表中央军委、国防部和空军首脑机关专程从北京赴漳州参加祝捷大会。主持会议的是一位地方省级领导,讲话含糊不清,东拉西扯,刘亚楼当众毫不客气地夺过话筒,批道:“你不懂,就不要乱弹琴!”刘的会议作风就是要讲求效率:一不准抽烟,二不准喝茶,三不准摆水果。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如果有人发言不着边际,刘亚楼必定对他作出严厉批评。
责编:李萌
赞
踩
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