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評論時政台灣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吉林陝西山東江西內蒙古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華商滾動
2013年10月08日16:53|來源:海外網|字號:
甘泉井位於甘泉亭后方,終年水源豐沛,不過為了避免信眾投幣許願,污染水源,寺方特地用器皿“加蓋”保護。(中評社 黃文杰攝)
海外網10月4日電 據中評社報道 一口井,讓曾經演過“楚留香”、轟動港台的影星鄭少秋,與桃園觀音鄉有了情感的連接。
這口井,就是桃園觀音甘泉寺旁的甘泉井,1982年8月21日,鄭少秋來桃園觀音,順道來甘泉井取水,被當時的台灣民眾日報記者廖仲康拍到。
31年前老照片,就放在甘泉亭內,觀音娘娘塑像旁,上面寫著“楚留香欲得神仙水”,成為當地觀光一大亮點。
甘泉寺管委會總干事曾獻斌,陪記者到甘泉井採訪,說起這張老照片,“香帥”來取水,笑說,“喔!沒有見到楚留香”,因為他是1986年以后才來甘泉寺幫忙。
倒是甘泉井、甘泉亭的典故與由來,曾獻斌總干事仔細說起,從溪崁養鴨到地形走勢,到旁邊的水井神聖性,即使桃園曾經歷嚴重乾旱,甘泉井始終不會枯竭。
甘泉寺的沿革也記載,咸豐八年(西元1858年),當地下起滂陀大雨,池塘崩潰沖開荒地一丈余深,頓變溪流另成一小澤滾滾激流,現出神秘境域。
后來有鄉民在此潭中發現,一尊天然石像,因貌似觀音故稱石觀音,桃園觀音鄉的“觀音”兩字,就是石觀音庄。
觀音也托夢台灣北部民眾,可以到廟旁井中取泉水送服,治愈了民眾的疾病,從此甘泉寺的靈泉聞名中外,其中以香港慕名而來的最多,名人有鄭少秋,還有拍過八百壯士的丁善璽等,連林青霞也來參觀過。
曾獻斌說,現在科學發達,服泉水醫病說法不太鼓勵,站在寺方的立場會鼓勵,有病就該找醫生,但心病要心醫,靠的是宗教信仰,藉由甘泉水與觀音娘娘的庇佑,走出困境。
![]() |
(責編:劉凌)
觀音 楚留香 甘泉寺 1986年 中評 鄭少秋 情感 有病 井中 甘泉亭
網站地圖 | 關於海外網 | 廣告服務 | 海外網招聘 | 聯系我們 |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海外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京ICP備12041252號︱京ICP証130063號
投稿郵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