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評論時政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 新加坡吉林南粵魯東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 華商紙媒滾動

海外網海外網>>台灣>> 正文

台灣反核運動引思考:不要核電 台灣發電靠什麼【2】

2014年04月30日09:38|來源:東南網|字號:

  太陽能發電 上榜台灣“四大慘業”

  被反核者寄予厚望的太陽能發電,也有類似的穩定性不足問題。唐慧琳說,台灣炎熱天氣很長,太陽能發電被認為有很大潛力,事實上除了晚上和陰雨天無法發電,台灣多雲的特點也不利於太陽能的利用,平均每天可用於太陽能發電僅3到4小時,加上電池轉換的效率損失,隻有約10%的太陽能可被轉換為電力。

  台“經濟部”曾表示,核四若要用太陽能發電取代,大約需投資1.08萬億元,要在廣達160平方公裡的土地(3/5個台北市)上鋪滿太陽能發電板才行。在寸土寸金的島內,這種方式幾乎不可能實現。

  部分核電者,認為台灣布局相關產業較早,LED與太陽能的產量與產值都在全球名列前茅,在太陽能發電方面有很大優勢。但實際上,近年來受金融危機沖擊,偏重生產規模、忽視技術研發的兩大產業,已名列台灣“四大慘業”之中,虧損金額各高達百億元之巨,並不足以支撐台灣的能源轉型。

  火力發電 台將背沉重的能源負擔

  至於海洋能發電,目前國際上都尚未發展到可用於商業發電的程度,台灣自然也沒這種技術能力。島內淺層地熱資源相對豐富,但可開發量也僅有核四發電容量的5.6%。根據台電公開資料,台灣的火力發電量約佔72.6%、核能發電量約佔19%,其他才是再生能源類發電。再生能源發電,看上去方法多多、潛力無窮,但並不具備替代核電的能力。核四廠工程師陳建榮曾直言,再生能源供應不穩定,在國際上被定位為“輔助性能源”。在可見未來,頂多作為小量輔助之用,很難大規模取代現在能源結構。

  核四停工后,或者未來全面廢核,台灣幾乎隻剩下全面依賴火力發電一條路。目前,在島內的火力發電中,燃煤佔40.3%、天然氣佔29.1%、燃油佔3.2%。對於98%的能源依賴進口的台灣來說,未來如果進一步提升火力發電比例,沉重的能源負擔將讓經濟發展更加舉步維艱。

  美國環保專家曾指出,在過去50年間,如果用火力發電取代佔全部能源13%的核電,全球會有180萬人因空氣污染而喪命。換算到台灣身上,相當於6000人會因此喪生。

  在台北的反核大潮之中,台中民眾也發起“你們反核、我也抗議火力發電廠”活動。因為他們身邊的台中發電廠不僅是台灣最大火力發電廠,也是二氧化碳排放量世界第一的發電廠。台灣真要走向“核電歸零”,最倒霉的就是“南電北送”的台中。“電,我要用﹔核,我要反﹔電廠蓋在我家附近,門都沒有。”街頭、網上忙著反核的抗議者們,是不是也是這麼想的?

(責編:趙軍)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發電容量 風力機 發電能力 台灣自然 台灣海峽 太陽能發電 再生能源 水力發電 發電量 靠天吃飯

評論時政國際娛樂文史地方華商

熱圖>

最新熱點>

江澤民胡錦濤等卸任領導人都在哪露面

娛樂炫圖>

最新排行 >

史海鉤沉>

精選圖片>

視頻>

論壇熱帖>

猜你喜歡>

"武大女神" 賞櫻照爆紅 似民國少女穿越

探秘美麗空姐航班起飛前的准備工作

評論|時政|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滾動

吉林|南粵|魯東|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華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