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 新加坡吉林南粤鲁东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 华商纸媒滚动
2012年10月25日10:09|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字号:
通航、通邮的经济效益可以量化成数字,其社会效益则不可估量。虽然借助电信、互联网的快捷,家书不再抵万金;但是通行的便利,让人们往来更频繁、交流更顺畅,无疑为两岸架起一座通往心灵的桥梁。直航之前,台湾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危言耸听,谎称两岸“三通”后,台湾会被“木马屠城”。结果,直航后,一架架飞机、一艘艘货轮往返两岸,乘客们欢喜旅游、经商、求学、访友,回头看那些谣言何等荒谬可笑。台湾一位学者认为,“三通”之后,两岸军事冲突的可能性“递减为零”。
陆资赴台在路上
严格来说,2008年12月15日,两岸并未实现全面“三通”,因为“通商”只做到了一半。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大陆就开放台商投资,但由于种种原因,台湾方面一直拒绝大陆资金入台。
直到2009年6月,台湾方面首次宣布开放192个大陆民众可投资项目,2010年5月、2011年年初又先后开放两批,三波累计开放了408个项目。其中制造业约204项,开放幅度为97%;服务业为161项,幅度为51%;公共建设为43项,幅度为51%。
然而,效果不如预期。据台“经济部”统计,2009年7月至2012年7月,核准陆资入台投资件数为284件,核准投资金额合计约3.08亿美元。相比之下,目前在大陆的台商有8万多家,投资总金额近4000亿美元。
究其原因,一方面歧视客观存在。时至今日,台湾开放陆资赴台项目仍然是正面表列方式,也就是说没列入项目不得投资。而台湾向其它外来资本开放则采取负面表列方式,未被禁止的均能投资。即使是已经开放的项目,陆资感兴趣并有竞争力的项目都设置了门槛。如面板与半导体产业,陆资持股不得超过50%;再如公共建设部分,陆资不能承包工程,公路建设只限台湾主干道服务区等。
另一方面配套措施不完善。大陆民众赴台签证难,人民币银行卡使用不便,家属出入、留居方面无必要配套等等,大大降低了陆资考察、投资的积极性。有学者形容,台湾对陆资是“开了大门,没开小门”。更不用说,项目审批时间过长、陆资在台湾人地两生等其它问题。
8月9日,两岸两会领导人签署了《海峡两岸投资保护和促进协议》,内容涉及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扩大陆资来台投资,平衡两岸投资等。台“经济部”官员9月又透露,他们目前正在检讨第四波陆资入台问题,包括项目检讨与已开放项目附加条件松绑等。不管是为台湾经济注入活水,还是让两岸经贸关系更加均衡,台湾相关部门都该让陆资赴台的步子再迈大一点。惟有如此,通商,“三通”的最后一通才能平顺畅通。
(责编:刘凌、赵鸣飞)
两岸,三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