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件文物的前世,都见证着人类社会发展的脉络;每一件文物的今生,都蕴藏着一段感人的故事。2003年2月在原中国革命博物馆和原中国历史博物馆的基础上组建而成的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有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的近现代藏品20余万件,是国内目前收藏近现代藏品最多的博物馆。这些藏品,可以说是中国近现代史上重大事件最有代表性的见证者。我们从中挑选若干,按开国往事、两弹一星、改革开放、两岸三通、科技强国和国际交往六个主题,邀请国家博物馆专家,讲述藏品本身故事及其收藏内幕,在新春佳节之际,与读者共享。
“想家”夹克衫:台湾老兵的归家梦
◎季如迅
由于历史的原因,1987年11月前,海峡两岸的同胞一直被人为地阻隔,备受骨肉相思之苦。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提出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1979年新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了《告台湾同胞书》,明确倡议通过商谈结束台湾海峡军事对峙状态,推动两岸同胞自由往来,立即在台湾社会引起强烈反响。台湾民众特别是国民党退伍老兵更加渴望回到阔别多年的家乡探亲访友。
1987年,邓小平请著名美籍华人陈香梅女士转告台湾领导人:应该让那些已经在台湾的人回到大陆来探亲。同年4月,国民党退伍老兵何文德等人自发组织了“外省人返乡探亲促进会”,向台湾当局要求返乡探亲。10月14日,在各界的呼吁和压力下,蒋经国主持的国民党中常会通过有关探亲的决议案。当天,国务院有关方面负责人发表谈话,指出台湾当局采取这一措施对两岸人民的交往是有利的,热情欢迎台湾同胞到祖国大陆探亲旅游,并保证来去自由,尽力提供方便。10月15日,台湾当局通过《民众赴大陆探亲办法》,允许除现役军人及现任公职人员外,凡在大陆有亲属的民众皆可以赴大陆探亲,一年可有一次,一次3个月。长达38年的两岸隔绝状态的坚冰由此被打破。
消息发布之后,全台湾近40万老家在大陆的退伍老兵和民众为之欢欣鼓舞。11月2日上午,台湾红十字会开始受理探亲登记及信函转投,凌晨就人山人海,几乎冲破大门。台湾红十字会准备了10万份申请表格,在短短的半个月内被索取一空。11月4日起,首批公开返乡探亲的台湾同胞陆续进入大陆,到年底已达数千人。
1988年初,以何文德等退伍老兵为主组成的返乡探亲团终于踏上了返乡路。临行前,他们搜集了台湾的泥土、特产槟榔等,亲手制作了“外省人返乡探亲促进会返乡探亲团”旗,棉布质地,旗上印有两岸地图和一群正由台湾飞向大陆的白鸽,还套用贺知章诗句自况为“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争传客从台湾来”。
1月16日,何文德等返乡探亲团一行14人,抵达西安,18日晨,探亲团即去拜谒黄帝陵。他们手持团旗,身着正面墨书“想家”,背面朱书“40多年了,放我回家吧!”“百战留得余生,才识老来更苦”、“孤苦无依,夜夜梦神州”等字样的白色夹克衫,所到之处,无不受到大陆同胞的热烈欢迎。
1月19日探亲团飞抵北京,此后分赴各自的家乡。在卢沟桥头,他们点燃团旗,向牺牲的抗日英烈们致敬;在长城脚下,他们捧上一把泥土,准备带给在台湾的亲人。何文德将精心准备的台湾的泥土、槟榔等交给居住在北京的台湾乡亲,希望有一天能在台湾欢迎现居大陆的台湾人回故乡探亲。他在展示团旗时慨然说道:“美国人策划登上月球用了17年,而我们从台湾走到大陆,却花了近40年!”
就在何文德等离开北京不久,中国革命博物馆(现中国国家博物馆)在全国台联的协助下,征集到一批珍贵的相关实物,其中包括“外省人返乡探亲促进会返乡探亲团”旗等。何文德那件正面墨书“想家”,背面朱书“西望乡关何处是,梦里家园路迢迢”的夹克衫,则是同年4月何文德在家乡湖北返回台湾前捐赠的。它们是改革开放后两岸关系不断向前发展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