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首頁評論時政台灣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創投吉林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華商滾動
海外網>>台灣>>駐台記者

[吳亞明]一間山房 一家銀行 一條捷運

2013年01月04日16:4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鄭  娜  吳亞明    字號:
摘要: 一座城市的文化,體現在哪裡?歷史悠久的名勝古跡?富麗堂皇的大劇院?巧立名目的各種文化節?想在台灣找到這樣的文化名片,恐怕不太容易。在台灣,更多時候,文化的魅力來自於普通的人和日常的生活。

  

    一座城市的文化,體現在哪裡?歷史悠久的名勝古跡?富麗堂皇的大劇院?巧立名目的各種文化節?想在台灣找到這樣的文化名片,恐怕不太容易。在台灣,更多時候,文化的魅力來自於普通的人和日常的生活。

  一間並非販賣食物而是展示生活美學的餐廳,一家不隻追求金錢同時追求文化藝術品味的銀行,一條不隻承擔大眾交通同時也提供公共文化服務的捷運(地鐵),在記者眼中,它們分別代表了台灣社會中個人、企業和政府的文化品格。

  食養山房:

  一個人的修行

  一條木長案,鋪著一條棉布長巾,兩個樹上採下的小柚子擺在上面,放著一小盒不起眼的名片,這就是食養山房的玄關。如果非要形容它,隻有散淡二字。

  玄關后面隻看得見山林,聽得見溪水聲。走過小橋,爬上台階,才顯露出木屋的一角,沒有招牌,也沒有多余的裝飾,一如這裡的主人般低調。

  雖然不張揚,食養山房的主人林炳輝卻是兩岸文化圈的知名人士。他曾經是一名建筑繪圖師,15年前,離開都市隱居山林,經營起食養山房,創造出獨特且具有禪意的飲食文化。

  食養山房如今定址在新北市汐止區的一處山谷裡。按照林炳輝的說法,這裡給了他更多的空間的靈感。隻要來過食養山房的人,無不被這裡的空間、食物、東方文人意境所吸引。很多人說,來這裡不只是吃飯,更是修身養性。

  不過,如果就此認為它賣的是風景,那也錯了。因為這裡的食物同樣出色,堅持選用當季食材,加上養生概念和創意,絕對能讓食客滿意而歸。

  即使聲名遠播,客源滾滾,訂位的預約已經排到3個月后,但是食養山房仍然堅持兩點,一是不收到客滿,二是價格平實。為了保証服務質量,這裡雖然可以接待200位食客,但一般隻訂到120位。

  這兩個堅持在餐飲業中足夠讓人佩服,甚至讓人覺得林炳輝這不是在做生意,而是在做理想。畢竟他給人的感覺太出世了。可林炳輝說:“食養山房不是理想,而是生活,我也是要過生活的,隻不過會有底線。”

  林炳輝是一位瘦靜的老者。穿著白色的對襟布衣,黑色棉褲,朴素的衣著反倒顯得亮眼。在茶室裡交談了幾個小時,林炳輝的話並不多,但句句充滿禪機。他說:“隻有空間干淨了,才能與心靈產生對話。”

  他在山中的生活如禪修者一般,清晨帶領員工做早課,十幾年來不看電視,不上網,和外面世界的接觸就是通過山房。

  山房把他的理念傳播出去,也讓他結識了許多朋友。這,如今也成為他最珍惜的。

  工業銀行:

  做一家有文化的銀行

  走進位於台北內湖區的台灣工業銀行總部,感覺像進了一家藝術館。大樓的圓弧形外觀設計得別具匠心,內部細節也處處透出文化味。這與一般銀行給人的感覺不太一樣。

  大樓的一樓大堂並非辦公區,而是藝術文化空間。大堂的左手邊有一件大型的飛馬木雕,往裡走是交誼廳。右手邊是音樂廳和畫廊,這裡定期舉辦一些音樂會和藝術展,一方面幫助青年藝術工作者實現自我,另一方面也推動社區居民文化素養提升,為他們免費提供開放觀賞。

  在台灣,工業銀行是家年輕的銀行,創立於1999年,系由資深金融家駱錦明結合民間力量共同成立,主要服務對象為中小企業。事實上,這家銀行在金融業務上並不直接面對個人,然而,由於常年致力於文化、教育公益活動,它卻在社會上樹立了良好的口碑。

  在創辦后的第二年,台灣工業銀行就成立了教育基金會。基金會以學習、創新和創意為宗旨,鼓勵和推動青年提升文化素養、追求文藝夢想,近年來陸續舉辦藝文講座、系列音樂會、藝術展覽等各類文化藝術活動,同時,還致力於協助偏遠或弱勢團體參與藝文欣賞,以提升社會文化內涵盡力。

  “一家企業不僅要追求永續經營,更要以具體行動善盡企業責任,回饋社會。我們希望能發揮文化正面的影響力,喚起大眾對弱勢的關懷,讓愛在台灣生根,讓社會更加溫馨、祥和。”台灣工業銀行董事長駱錦明說。

  據了解,在台灣,像工業銀行這樣的企業並不少見。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台灣大量涌現的藝術基金會,就是伴隨著台灣本土企業興起“企業社會責任”之風而出現的。台灣的基金會大多由企業發起創辦。對企業而言,這都是社會責任的實踐,更是企業文化的呈現,企業價值的彰顯。

  台北捷運:

  公共文化服務的場所

  捷運,是台北地鐵與城鐵的組合,與其它地方一樣,台北捷運是城市公共交通系統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不過,在台北,捷運不僅是出行工具,也是文化場所。不但為乘客出行提供了諸多方便,還為乘客提供了學習和娛樂的便利,填補了出行時間的空隙。

  每個捷運站入口,都會擺有各種宣傳品免費提供給乘客,有演出信息,還有多種語言的台北地圖,站內還設有觸屏電腦,可以查詢一些市政、生活等方面的信息。較大的捷運站,會經常舉辦一些免費展覽或展示,大多是公益性質,比如有的車站常年展示故宮文物復制品。

  一些捷運站還會根據自己的位置特點,設計一些特別的服務。比如西門捷運站處於西門町之下,青少年比較多。所以西門捷運站設立了一座智慧圖書館,是台灣首座設於捷運的在線無人服務圖書館。這座圖書館針對青少年與捷運通勤族設計,藏書15000本,開放時間為6︰00—24︰00。

  台大醫院捷運站內有一組名為“手之組曲”的雕塑。這些或張開或相攜的“手”不僅是供行人休息的座椅,也通過手與人之間的情感聯想,呈現出生命的強韌與溫暖,與醫院救死扶傷的醫者精神相呼應。

  而台北車站捷運站作為最大的中轉站,已經很難說是交通樞紐還是娛樂文化場所了,因為通常你可以在裡面待上一天。這裡不僅有書店、購物廣場,還有多條大型商業步行街,此外,這裡也是街頭藝人聚集的熱門區域之一。

  台北捷運每天都有近百萬人次的載客量,雖然沒有什麼具體的數字可以說明這些文化設施和活動為捷運增加了多少客運量,但是台北捷運顯然志不在此,他們更多的是想給社會大眾一個良好的觀感,那就是捷運熱心並努力地推動文化發展。

分享到:

(責編:劉凌)

相關新聞 >

視頻 >

  • 女毒販讓嬰兒吸毒女毒販讓嬰兒吸毒
  • 女生學校裡遭群打女生學校裡遭群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