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據了解,報名採訪今年全國“兩會”的台灣媒體記者超過60名,他們猶如台灣民眾觀察“兩會”的“眼睛”。 |
海外網3月4日電 今年全國“兩會”開幕在即,與往年一樣,引來成百上千境內外媒體記者競相採訪,上演“新聞大戰”的戲碼。
“這次‘兩會’是中共十八大之后換屆的一次會議,我們比較關注的是這次會議怎麼延續去年十八大所定的調子、人事布局和國務院改革、作風轉變、反腐等改革措施落實問題,以及新一屆領導人上台,他們在政策做法上有沒有跟上一屆不太一樣的風格。因為這些變革涉及到中國未來5年到10年”。中國時報駐北京資深記者王銘義接受海峽之聲記者訪問時作如上表示。
北京的對台研究人士分析認為,兩岸有著天然的血緣、文化連結,歷來彼此關注。自上世紀80年代后期兩岸實現交流往來后,經貿關系日益緊密,尤其是2008年以來兩岸關系步入和平發展,呈現大交流、大合作局面,兩岸利益連結空前廣泛,經濟發展更加休戚相關。這種背景下,台灣社會更加關注大陸改革發展、關注全國“兩會”,在情理之中。
當然,台灣記者更為關注的還是“兩會”上與台灣相關的事項。年代電視台大陸特派員陳凱生直言,“一如既往關注人大政協議案提案,尤其是攸關兩岸方面的”。據了解,大陸對台工作部門人事變動、會不會有新一波惠台政策出爐、ECFA后續協商、海基、海協“兩會”互設辦事機構今年能否實現,均為台灣媒體記者關注的重點。王銘義表示,去年一年兩岸往來800多萬人次,其中大陸居民赴台游200多萬人次,兩岸關系能否持續穩定走下去,不僅是政治問題,也是現實生活問題。東森電視台駐北京記者楊釗則表示,兩岸簽署ECFA后,台灣很多產業受惠,但普通民眾感受不明顯,兩岸實現通匯,但在台灣人民幣存款利率要被銀行抽走一成,他關注ECFA后續協商如何讓普通台灣民眾得到更多實惠。
對此,北京的對台研究人士表示,無論是中共十八大報告,還是日前“習連會”習近平的講話,都發出清晰明確的信號: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是正確道路,大陸方面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對台大政方針不會改變。至於對台工作部門的人事變動,該研究人士指出,大陸對台方針政策延續性很強,人事變動不影響。
該研究人士認為,從十八大后大陸高層涉台講話看,“務實進取”應會是此次人大政府工作報告對台工作部分的基調,俞正聲、王毅都提到ECFA后續協商、簽署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完成貨物貿易協議商談、達成海協海基互設辦事機構等具體事項,應會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體現。福建省社科院現代台灣研究所所長郭健青則認為,兩岸“兩會”互設辦事機構醞釀有年,且有必要性、緊迫性,應會很快成行。至於如何讓兩岸交流合作惠及更多台灣普通民眾,北京對台研究人士認為,這需要兩岸共同研究、分析症結、找到對策。
在訪問中,東森駐北京記者楊釗談到10多年來在北京的感受,他說,十多年前,那個時候的不方便是採訪不方便﹔現在的不方便,是這裡的物價更貴了。楊釗的話道出大陸的變化、兩岸關系的變化,相信未來的變化仍然值得期待。(海峽之聲記者 蔡億鋒、楊娜、鄭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