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海外網>>台灣

兩岸四地青年就業:突圍最難就業季 未來贏家在大陸【2】

2013年07月09日08:44來源:新聞字號:

摘要:對於兩岸四地的大學畢業生而言,初闖“職場江湖”,都需要面對壓力。

聯創世紀教育訓練集團中堅學院院長、美商FORYOU集團創辦人之一、台灣宜佳設計董事長潘俊仁。

在台灣,因為越來越多的企業要求更高學歷,讓很多擁有不錯學歷的年輕人變成了“啃老族”,他認為,現在很多年輕人在“面對一個你能解決的問題的時候,就選擇面對﹔當面對一個你不能解決的問題的時候就選擇了‘鴕鳥’心態,選擇逃避,而不是主動面對這件事情。這應該就是‘最難就業季’的大的背景。”

陳柏叡表示,他個人比較推崇的一個理念就是,“你喜歡做什麼就去做什麼”。在他看來,目前在大陸和台灣其實有很多的事情去做,可以做一些小小的創新,做一些小小的改動的工作,就可以取得非常好的效益,根本不存在“最難就業”的問題。當然,他也表示,在很多層面上,也需要國家搭建一個好的政策平台,出台一些扶持政策。

相較於初入社會的新鮮人,職場經歷豐富的香港友利投資置業集團董事長黃國鎮則認為,現在很多地方,像珠三角其實還是存在“勞工荒”問題,但是很多高學歷大學畢業生都拒絕這樣的工作機會,因為他們都比較向往辦公室的工作生活。相較於那些高學歷、偏文科的大學生,很多大中專生、技能型人才的就業情況還是比較喜人的。

未來最大的贏家就在大陸

來自台灣的聯創世紀教育訓練集團中堅學院院長潘俊仁告訴中新網記者,大陸和台灣都有就業難的問題,世界上各地都有這樣的問題,大陸情況還相對好些。

在潘俊仁看來,大陸出現“最難就業季”可以從這樣幾個層面來看。首先是社會的戰略層面,建議各省市應該對本地企業需求有個整體預判及公開,應該把跨度提高到兩年、三年,就像每個地方都有自己著重發展的產業。

其次,從學界的戰略層面看,潘俊仁認為,目前一些學校的教育過於商業化,看什麼專業好招人,就一窩蜂地去招這方面的人,比如電子、IT、人力資源,這就造成供需產生了問題,形成了僧多粥少。學生的科系選擇出現了不是很平衡的狀態。想要解決就業難的問題,就需要學界在戰略層面做一個比較現實可行的規劃,切忌盲目追求眼前利益。

第三,從企業的生產層面看,大陸企業的公司化運作和國外的企業還是有很大的差距,也可以說其中的人力資源的規劃不夠成熟,許多企業本身就不是很清楚公司的組織架構是什麼,到底應該匹配什麼樣的人才。此外,就算企業知道該匹配什麼樣的人,但礙於缺乏正確方法來選用、預留人才,在人力資源方面的認知還不夠成熟,造成很多社會新鮮人剛剛進入企業,就因為同自己的追求或者是所需存在差距,而選擇了離開或者是“被離開”。

第四,從社會新鮮人(求職者)本人層面看,之所以會出現“就業難”,一個是在學校學的東西很高深,在實際工作中用不上﹔二是學生對自己的職業沒有規劃,看得不夠長遠,比較模糊,隻考慮眼前而沒有考慮到以后,兩年、三年、五年以后會怎麼樣沒有考慮。還有就是求職者本人能力薄弱,與企業需求不匹配。

潘俊仁說,台灣業界善於創造,香港的優勢在於跨界,而內地的優勢則在於整合,內地市場很大,未來全球主要市場就在內地,大陸學生有更好、更廣闊的人脈優勢可以發揮。

潘俊仁表示,因為整合是重要的,內地可以整合台灣的創造和香港的跨界優勢,相信未來最大的贏家就在大陸。“對於內地學生來說,要了解社會的需求是什麼,要了解自身的優勢,找到發揮自身優勢的地方。”

【記者採訪后記】

2013年的這個夏天帶給大陸699萬學子的,除了炎熱的天氣外,還有就業這一人生大課題。從人才市場裡閃動的身影、渴望的眼神裡,我們看到了一顆顆年輕而充滿熱情的心,讀出了躁動背后對夢想的渴望。

面對求職路上的種種境況,我們試圖打開視野,走近兩岸四地的畢業生。我們選擇了12位來自不同地區和行業的人物,其中有初闖職場的新人,步步晉升的跳槽“牛人”,也有知名的港台商人及專做公司管理、人員招聘的導師。

採訪中,我們觸及了一些社會焦點問題,比如“考公務員熱”、“逃離北上廣”等,受訪者大多能敞開心胸各抒己見。與預想的不同,許多正在找工作或初入職場的畢業生都能以平常心看待較具爭議的現象,比如談到“拼關系”、福州市皮膚病防治院的台灣醫生陳柏叡就說,創業容易守業難,“拼關系”其實並不容易,而一名內地學生也指出,關系和背景不可能永遠有用,能力才是“硬通貨”。

在完成這次採訪的過程中,我們注意到了一種新的趨勢——“跨地就業”者越來越多,與普通就業者相比,“漂泊一族”不隻多了一份勇氣,還有一份超越平凡的堅持。每一次選擇的背后都有一個故事,很慶幸,我們能走近他們,成為聆聽者。在這些受訪者中,我們發現,面對陌生的環境,他們有著自己獨特的調節方式,追求卓越,同時也渴望平等。他們希望能扎下根來,找到心靈的歸屬。

這次採訪其實也讓我們收獲良多,除了感恩,也從奮斗的學子身上獲得了向上的力量,對生活多了一份平和,還記得來自台灣的李冠慧醫生談到幸福時說:“我覺得平安喜樂最幸福。”

突然想起汪峰的《怒放的生命》,相信隻要充滿希望,不怕跌倒,終有一天會“不再彷徨”,終能“擁有掙脫一切的力量”,在職場中找到那個屬於自己的位置。(全篇完)

分享到:

(責編:林浩)

相關新聞 >

美圖精選 >

國內國際台灣華人視頻論壇

評論 >

圖片 >

視頻 >

國際 >

國內 >

娛樂 >

港澳台 >

文史 >

港澳台頻道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