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評論時政台灣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陝西江西內蒙古山東吉林移民書畫商城環保縣域創投招商華商創新滾動
2013年08月02日09:49|來源:中國新聞網|字號:
摘要:記者1日在台北參訪國畫大師張大千故居“摩耶精舍”,見院內屋中奇石處處,回味留在內江的大千先生早年手書對聯“與奇石作兄弟,好鳥作朋友﹔以白雲為藩籬,碧山為屏風”,感知大師愛石如痴。 |
張大千台北故居“摩耶精舍”。 黃少華 攝
中新網台北8月1日電 (記者 黃少華)記者1日在台北參訪國畫大師張大千故居“摩耶精舍”,見院內屋中奇石處處,回味留在內江的大千先生早年手書對聯“與奇石作兄弟,好鳥作朋友﹔以白雲為藩籬,碧山為屏風”,感知大師愛石如痴。
當天,在張大千逝世30周年之際,其巴西故居“八德園”手書刻字的三方巨石“五湖亭”、“己亥槃阿”、“潮音?”,正式捐歸台北故宮。
張大千祖籍廣東番禺,1899年(光緒25年己亥)5月10日出生於四川內江,本名張正權,后改名張爰、張猿,小名季,號季爰,別署大千居士、下裡巴人、齋名大風堂。其二哥張正蘭即中外有名的畫虎大師張善子。大千先生自幼即隨母、姊、兄習畫,后又拜當時著名書法家曾農髯、李瑞清為師,學石濤、八大山人、石溪畫法,掌握文人水墨畫精髓,很早就書畫俱佳﹔26歲時在上海辦個人畫展,所展出的100幅畫全部售出,一舉成名﹔繼而游歷名山大川,潛心詩畫,臨摹敦煌莫高窟壁畫。
因詩、書、畫與齊白石、溥心畬齊名,大千先生被並稱為“南張北齊”和“南張北溥”。20多歲就蓄得的一把大胡子,成為張大千日后的特有標志。
1949年后他先后居住台北、印度大吉嶺和南美阿根廷,1953年遷居巴西聖保羅,開始購地建中國式庭園宅邸“八德園”,挖湖筑亭,收羅玲瓏怪石,遍植奇花異林。但后來因居住地被征收興建水庫,1969年大千先生移居美國舊金山﹔1976年,他回台灣定居,兩年后在台北市郊外雙溪畔的新居建成,定名為“摩耶精舍”。1983年1月,他用時一年半的巨幅國畫《廬山圖》完成。1983年4月2日,大千先生去世,骨灰安放在“摩耶精舍”中的巨石“梅丘”之下。
此次三方巨石正式捐贈,又值大千先生逝世30周年,可謂機緣巧合。而未來三石將安置在“摩耶精舍”管理者台北故宮位於嘉義的南院“大千石庭”內。
隨后,記者參訪“摩耶精舍”,見院內屋中奇石處處,回味留在內江的大千先生早年手書對聯“與奇石作兄弟,好鳥作朋友﹔以白雲為藩籬,碧山為屏風”,感知大師愛石如痴。(完)
![]() |
(責編:林浩)
台灣
網站地圖 | 關於海外網 | 廣告服務 | 海外網招聘 | 聯系我們 |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海外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京ICP備12041252號
投稿郵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