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收藏首页|简体|繁體
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创投吉林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华商滚动
海外网>>台湾

民进党“中国事务委员会” 揭开四“谜底”【2】

2012年11月22日10:49    来源:海峡导报        字号:

解谜3 人选:为何召集人是苏贞昌而非谢长廷?

关于谁当 “中国事务委员会主委”,岛内原来呼声最高的是到大陆进行过 “开展之旅”的谢长廷。

可昨天的谜底揭开了,不但将“主委”改为“召集人”,而且,“召集人”由党主席苏贞昌亲自担任。为何?这里有玄机!

按照民进党的公开说法,即民进党秘书长林锡耀昨天在记者会上的说法,之所以不让谢长廷来主掌,是因为谢在两岸政策上 “早有定见”,即“宪法一中”、“宪法共识”,“当召集的人自己已有明确定见与主张,要整合大家的意见,其他委员恐认为难以整合”。而党主席苏贞昌是希望委员会发挥整合各种意见的功能,为此 “要自己‘潦下去’,担待这个责任”。而且还说,对于苏贞昌这个决定,谢长廷也表示支持。董立文也说,“事实证明,谢长廷的两岸主张在党内有不同看法,若让他来当主委,无法让这个委员会达到预期的功能。”

但周志杰说,这根本是 “苏谢权斗”的结果。谢长廷在两岸关系上的论述,为民进党的两岸政策勾勒出一条中间而理性的活路,苏对此有所忌惮,他不能让谢长廷来主导民进党的两岸路线。如果选择谢,就相当于苏贞昌以党主席的身份在为谢的两岸论述 “背书”,这于苏贞昌是不可能的。吴育升也赞同这种看法,认为“苏贞昌大权一把抓,是不愿意分权给谢长廷等其他党内大佬的”。

解谜4 架构:为何不设“主委”,只设7-9个委员?

“中国事务委员会”功能为何?该有怎样的架构?

之前,民进党发言人王闵生就曾表示,“中国事务委员会”未来将成为民进党的决策平台,而“中国事务部”管的只是材料的收集与分析,是个幕僚机构。也就是说,按原来设想,“中国事务委员会”应该是面向外部的两岸政策的决策平台,是广纳党内各方精英、各路意见领袖的机构。

可是,如今确定的架构是,“中国事务委员会”只是个“对内”的、凝聚党内共识的平台。正因为如此,所以不需要“拍板者”(“主委”),只需要“召集人”,不提供“辩论”的机会与功能,只设7—9个委员“凝聚共识”。

为何如此?周志杰认为,不设“主委”只设“召集人”,这是苏贞昌的一种“务实”精明的算计。“主委”是主事者,担负着这个机构的成败,而“召集人”是一种程序上的组织者,不是“拍板者”,“说明苏贞昌想享受权利而又不想尽义务,想要好处又不想承担大的风险”。

至于未来这些委员是谁?庄瑞雄说,猜测可能会纳入各个派系。董立文表示,“中国事务委员会”没有前例可循,一开始7到9个委员是很合理的,但这并不说明以后就不可能扩大人数和规模。(吴生林 林连金 林静娴)

来源:福建东南新闻网-海峡导报

分享到:

(责编:赵鸣飞)

相关新闻 >

视频 >

  • 女毒贩让婴儿吸毒女毒贩让婴儿吸毒
  • 女生学校里遭群打女生学校里遭群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