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贸易协议是ECFA的四大支撑之一,意义重大
在应对危机的过程中,一些台商选择转型服务业。11日在广州举行的两岸经济合作委员会第四次例会也传来好消息。大陆方面召集人、海协会常务副会长郑立中透露,经过多次沟通,两岸服务贸易协议文本已大体完成,有信心年底完成服务贸易协议的商谈,并争取尽早签署协议。他同时强调,两岸经贸团体互设机构已完成审批程序,即将挂牌运行。
那么,服务贸易协议的重要意义到底在哪里?
李非教授强调,两岸签署的ECFA协议是一个框架性的协议,它必须有四大支柱来之称,这四大支柱分别是两岸投保协议、贸易争端解决机制、服务贸易协议以及商品贸易协议。
“如果把ECFA协议比作一个桌子的话,那么四大支柱就是这个桌子的四个脚,那现在这个桌子只有一个脚—投资保障协议,是不够的。”
李非认为,现在两岸有关服务贸易谈判的进展顺利,如果能在年底两岸两会第九次会谈中签署《服务贸易协议》,ECFA便再多了一个支撑角。
“如果明年再签署贸易争端解决机制,明年年底再签署商品贸易协议,那ECFA这个桌子也就稳住了。ECFA就有实质的内容,才有更大的吸引力。这样,两岸的民众和企业才能够更加感受到ECFA带来的好处。”
李非指出,尽管台商的服务业可能没办法与跨国公司竞争,但跨国公司往往布局在中国大陆一线城市,大陆二三线城市市场广阔,给台商留有巨大的施展空间。
“跨国公司没办法在二三线城市做,因为成本高,没办法铺那么开,这个部分台商可以做。”李非认为,服务业是大陆的短板,现在中国大陆“世界工厂”的角色正在转型,未来服务业的提升空间很大,台商凭借地缘、文化、语言等方面的优势将大有可为。
“大陆的硬件和台湾的软件结合起来的话,可以做得更好。台湾是小而精,很小但也很精致,而大陆有很大的市场,但却不够精致。大陆和台湾结合的话就能取长补短,创出更好的发展空间。
(海峡之声 记者王宗磊 特约记者郑泽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