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海基会董事长林中森自上任以来第二次访问大陆
11日,台湾海基会董事长林中森二度访问大陆。林中森此行主要任务之一是帮助台商解决面临的问题,包括产业转型升级及回流台湾等问题。
对此,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教授李非在接受采访时指出,今天,大陆的八万多台商在生产经营上面临两大难题:一是由劳动成本提高带来的生产成本提高,二是由货币升值、汇率变化带来的出口成本提高。而要打破这个僵局则可从包括了向大陆中西部转移转等在内的六种选择,其中,继续在大陆“西进”是主流。
台商当下面临的两大难题
始于2008年的全球经济不景气至今仍没能走出泥潭,美国经济复苏势头受阻,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久拖不决,这样的大氛围对众多企业个体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
在素有“小台湾”之称的江苏昆山市,有4200多家台资企业,分布在电子信息、精密机械、精细化工和民生用品等四大行业,一直以来,这些台资企业都经营得顺风顺水,但是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境况开始转变。“今年上半年,我们过得很辛苦,收入比去年同期至少减了三成。”昆山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玉山分会会长、吉安电机有限公司总经理杨茗安的话道出了台商的困境。台商们将生意的衰退归咎于不景气的经济大环境,同时,劳动力成本和原材料的上涨也已经成为他们不能承受之重。
目前,台湾有8万多家台资企业在大陆发展,其中,广东、福建、浙江、江苏等沿海省份的台商占中国大陆台商总数近七成,以制造业企业为主。
台湾前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认为,台商企业在大陆的转型升级就好比高中考大学,目前已经到了“高考”阶段。李非也认为,今天大陆台商面临的困难,就是20年前他们离开台湾时所面临的同样背景。那时台湾工资上涨、劳力短缺、台币升值、环保生态等,都是面临一样的问题,“所以可见这个是定律,逃都逃不过”。
李非认为,在今天的中国大陆,广大台商普遍面临着两大难题:第一,劳动成本提高,导致整个生产成本提高;第二,货币升值、汇率变化,导致出口成本提高,这两大因素迫使台商要面临新的转型。
“20年前在台湾台商碰到这个问题,他就转移到东南亚,后来转移到中国大陆,现在他面临同样问题,而且更复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