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上海理工大学创业班:他们“创”出了什么

2017-01-23 12:41:12来源:解放日报
字号:

学有所成不是让每个人都去当老板

通过这样的课堂教学,同学们惊喜地发现,知识不再是书本上原封不动的铅字,知识变成了他们大脑中思考的逻辑和口中表达出来的话语

每当有人得知吴满琳是创业班的负责人时,脱口而出的问题就是:你们有多少学生真正去创业当老板了?

吴满琳总是老老实实地回答,最新的统计数据是,我们一期创业班毕业的26个学生中有21人在创业,创业转化率超过80%。

讲完之后,她还要清清嗓子,严肃地强调:“创业班的目的并不是让每个人都去当老板,而是要培养具有创业思维和能力的人才。”一期创业班段毅君的故事就是一个印证。

加入创业班之前,段毅君学的是工商管理,在创业班的学习过程中,他的兴趣始终围绕着计算机。创业班毕业2年后,他宣布考取了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工程的硕士,大家对他从“软科学”到“硬科学”的跨越表示吃惊。

段毅君说,跨界的底气来自于创业班培养的快速学习能力。

比起按部就班、循规蹈矩的知识传授式教学,创业班的项目式课程学习更为灵活和务实。

静国樑一直记得大三时,崔晓明老师的《市场营销管理与实务》课带给他的震撼。开课之前,他对这门课毫无期待,以为是一节讲大道理的枯燥课程。没想到,崔晓明上来就对大家说:“同学们,从现在起,你们就是铁道部发言人了。”

原来,为了让学生们对企业的危机管理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崔晓明在做完基本原理讲解后,就给同学们布置了课程作业,请大家以危机管理者的身份准备一场模拟发布会,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班里一下就炸了锅,从未当过发言人的同学们感受到了艰巨的挑战。随后的几天里,大家纷纷往图书馆里钻,找来一堆书籍和网上的案例。摸清基本路子后,大家开始上手写发言稿,一边对照着视频资料练习一边修改。

几天后,再次走进崔老师的课堂,同学们已不再如之前那般慌乱。静国樑回忆,攥着稿子走上讲台面对镁光灯和摄像机的时候,还真有那么一刻,感觉自己就是一位发言人。

通过这样的课堂教学,同学们惊喜地发现,知识不再是书本上原封不动的铅字,知识变成了他们大脑中思考的逻辑和口中表达出来的话语。

知识活了。

这样的创业教育磨练了段毅君。完成硕士学业后,一直醉心于智能化机器人开发的段毅君和同学一起创办了“明机器人”,于2015年4月获得了千万元融资。

吴满琳希望,听完段毅君的故事后,不要只记得他最后创业当老板的结果,更应该着重看到一路走来,他的蜕变和成长。这才是创业班想要教给大家的。

创业班资深的企业家导师袁雪峰的观点也是如此。在他看来,创业班模式的优势在于,把这群有着创业意愿的苗子集中起来培育,让他们互相激发潜能。

比如创业班伊始,袁雪峰给同学们出了道卖水果的题,想看看重压之下,能够“逼”出什么。

当时,全班同学分为几个小组,拿着相同数额的本金,从老师提供的统一的进货渠道进水果,进行为期3周的销售PK。

同样的题目,不同的小组答法各异。一个小组经过几次试验,总结出把水果榨成汁后利润最高,于是安心地在校园内做起了果汁生意;

另一个小组从营销策略上动脑筋,和校内好几个拥有众多粉丝的微信号、QQ号洽谈合作,以市场上流行的微商角色布下销售网络。

还有的小组另辟蹊径,把水果批发给校外的水果摊,通过分销的形式赚取利润……

3周后,袁雪峰向全班同学宣布战绩:除去本金,大家一共获利2万元。创业班所在的第一教学楼327教室瞬间沸腾了。

对于结果,大家十分满意,但更令他们激动的,实则是那3周以来大家一同渡过的难关。没有卖水果经验的他们一开始手足无措,不知从何下手。袁雪峰告诉他们,商机源自于细心的观察和大胆的实践。

于是,白天大家集体“扫”校园、逛大街,先观察后动手,由老师根据实际操作进行指导。到了晚上,所有人集中起来开讨论会,总结一天的成果与不足,为第二天立下计划。严酷的竞争模式下,大家激发着彼此的创造力和执行力。

创业班的学有所成,其实不一定是当上老板。

责编:郝伟凡

  • 路过

新闻热图

海外网评

国家频道精选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