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首頁評論時政台灣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創投吉林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華商滾動
海外網>>台灣>>駐台記者

釣運分裂三種路線

台灣“老保釣”命運大不同 熱血青年分道揚鑣

2012年10月25日11:28    來源:海外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本報駐台北特派記者  王  堯    字號:

9月23日在台北舉行的“保釣大游行”隊伍中,許多上個世紀70年代的“老保釣”又一次站在了隊伍的前列,林孝信(人人保釣大聯盟召集人)、王曉波(中國統一聯盟副主席)、郁慕明(新黨主席)等當年的“保釣”風雲人物頻繁被媒體追訪。

1970年的七八月間,日本軍艦在釣魚島海域驅逐在此捕魚的台灣漁民,並宣稱釣魚島屬於日本。9月,台灣《征信新聞》(《中國時報》的前身)派遣記者雇船登上釣魚島實地採訪,升旗、刻字宣示主權。正在台大哲學系念研究生的王曉波看了報道后非常激動,寫下《保衛釣魚台》一文投給了《中華雜志》。文章開頭引述了“五四運動”的兩句話:“中國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斷送﹔中國的人民可以殺戮,而不可以低頭。”11月,刊有王曉波文章的《中華雜志》傳到留美的台灣學生手中,他們決定“必須有所行動”,在全美各地成立“保釣行動委員會”。

有“苦行僧”之稱的林孝信如今年已七旬,他向《環球時報》記者回憶起當年的情形:1971年1月29日、30日,在美國的台灣留學生相繼在東部的紐約、華盛頓特區,中西部的芝加哥,西部的西雅圖、舊金山、洛杉磯6個城市進行首次示威游行。3月間,旅美500位華裔學人上書蔣介石,要求保衛釣魚島。這500位學者很多都是國際級的大師,其中包括著名數學家陳省身等,對“保釣運動”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1971年4月10日第二次大游行在華盛頓特區舉行,數千人參與,聲勢浩大。

林孝信等人創辦的《科學月刊》聯絡網對於台灣旅美學生的“保釣”運動起了重要推動作用,林孝信也成為“保釣”運動的領軍人物。他說,“當時沒有電子郵件也無傳真,為保持聯系,在《科學月刊》創刊后同時出版《科學月刊工作通報》,有段時期一周出一期,形成密集且有效的留學生聯絡網,大家借此聯絡網建立了互信,讓“保釣”運動得以迅速發展。”

林孝信表示,“1971年9月,隱約對立的釣運成員在安娜堡國是大會中激烈辯論后正式分裂,即所謂‘保釣運動’的左右分裂,會后釣運分成三個不同路線:‘左派’人士將‘保釣’寄望於正要與美國建交的中共政權﹔“右派”堅持捍衛國民黨政權﹔部分對國民黨失望的‘保釣’人士則把關注的重心放在台灣內部,形成‘保釣’運動的第三條路線。”但也有其他親歷者認為,留美學生的“保釣”運動分裂為左中右三派:“左派”認同社會主義,號召承認新中國﹔“右派”擁護國民黨當局,主張革新保台﹔大多數人屬於中間派,隻關心“保釣”,不願在政治上選邊站,在參加幾次示威游行后很快退出。

一群熱血青年從此分道揚鑣,走出不同的人生軌跡。1971年9月,“左派”的保釣學生李我焱等5人應邀踏上新中國的土地,受到周恩來總理的親切接見。出於對這批學生的保護,大陸並沒有公開報道這次訪問,5人訪問團也因此被稱為“保釣第零團”,以有別於后來公開訪問大陸的“保釣第一團”、“保釣第二團”。訪問團向周恩來表達了回國服務的願望,周恩來建議他們“就地報國”,因為新中國就要重返聯合國,急需中英文人才,他們可以到聯合國作翻譯工作。於是,李我焱等一批左翼的“老保釣”放棄了各自的專業,考入聯合國工作。

分享到:

(責編:馮慧)

視頻 >

  • 女毒販讓嬰兒吸毒女毒販讓嬰兒吸毒
  • 女生學校裡遭群打女生學校裡遭群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