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网10月12日电 国民党2016大选选情低迷,连带的也危及“立委”选盘,被迫启动换柱工程;台湾大陆地区高校学生协会理事长、陆委会咨询委员陈建仲12日在《中国时报》时论广场发表文章称,朱立伦、洪秀柱完全没有撕裂的本钱,与其“换柱”不如“移柱”,让国民党党中央和柱总部在“全代会”前完成整合,切勿意气用事,让在野党坐收渔利。文章摘编如下:
自洪秀柱投入国民党内初选以来,她结合同志、极力挽回蓝营正统论述的用心与投入,令人动容。在国民党“九合一”选战挫败、士气低迷之际,及时带给党再起的动力。然而横亘在她参选路上的却是欠缺基层人脉、工商关系和国民党长期疏于经营新媒体的重重阻碍,致使她的小额募款不顺利,总部延揽人才也出现困难,形成向下的负循环。但洪选情拉不起来,和国民党内部始终无法整合有很大的关联性,不能完全责怪柱柱姐一人。
以前,选战要胜选,候选人个人魅力、人际关系、募款能力、政见诉求等综合评比,缺一不可;但现在不会经营新媒体就得吃大亏。洪秀柱提出的“两岸一中”、“宪法终统说”等,对年轻选民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楚的,却很容易被对手一句“急统”就抹红了。洪营提的政策论述,洋洋洒洒万言书,完全不对选民口味,仅仅这点,洪办欠缺大选实战经验者操盘的致命伤已然完全暴露。
正因洪办操作选举严重失当,致使洪在“统独”光谱上被挤到“急统”的一端,形成和党籍“立委”参选人间巨大的鸿沟,失去母鸡带小鸡、小鸡拱护母鸡的效应。
洪秀柱在“立法院”从政超过25年,不曾有过弊案,形象清新,敢言直言、为民喉舌,是不可多得的议事领袖;但面对大选,想胜选就得走中间路线,这对向来言词呛辣的洪而言,接受媒体访问不仅没加分、反成为被攻击的导火线。因而洪本人包括支持者在感到愤愤不平时,实宜冷静思考,所谓成功不必在我,洪不宜也不应拒绝党征召她换跑道。
朱柱整合、国亲团结
只要符合党的程序,朱、洪彼此都不宜再有情绪性发言,因为不管是朱选或洪选,同样是场恶战、苦战。国民党面对空前党的危机时,朱、洪不只被迫得亲自上阵,还被迫得换手、得合作。
“换柱”绝对不如“移柱”,国民党必须展现继续借重洪秀柱长才的决心和诚意,而洪及洪办也宜以大局为念,抛下个人荣辱得失,为巩固深蓝选民、为促成国民党大团结,做出最关键的贡献。
洪办在“临全会”前举办“国民广场:我们的心声”活动,为“挺柱”做最后努力。洪办和洪本人对这股支持者的力量,不论“临全会”做成何种决议,都应立即转化成支持国民党的力量。能如此,则洪个人在国民党内将拥有崇高声望,她此次进退间的美好身段,也会成为典范。如果勉强在“临全会”硬争参选到底,就算“临全会”决定不换,也解决不了洪参选实际面临的困境。
所谓事缓则圆,朱立伦是目前外界认为国民党民调最高、最合适的参选人,A咖登场,党内再无换人争议。国民党此时如果能再和亲民党完成整合,团结的泛蓝不管最后选举结果如何,总可以打一场战略和战术上都说得过去的选战。否则,四分五裂的泛蓝,选后恐怕会面临小党化甚至泡沫化的危机。
(作者为台湾大陆地区高校学生协会理事长、陆委会咨询委员)
责编:李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