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上一線 女兵不再是“軍中花瓶”
據“立委”薛凌的資料,台軍中女性官士兵總數目前超過15000人,佔全軍志願役人員的11.59%。甚至女兵體能不如男兵的刻板印象,近年來也在悄悄被改變。《聯合晚報》新聞曾報道,在新版“台軍基本體能訊測”中,3000米跑步項目中男性合格率遠低於女性,“2分鐘仰臥起坐”項目成績,男性也不如女性。
對此,田金麗覺得相當自豪。據她介紹,台軍早年也有女兵,但基本都不在作戰、指揮體系。早年女軍士官主要有兩種,“一種是隸屬於陸軍的女青年工作大隊,都不是正統軍校畢業,主要從事宣教、醫護及勞軍等工作。這個部門2005年已經被裁撤”﹔而另一種則是“政治作戰學校”畢業的女學生,主要從事的也是行政、心理輔導等“比較安定的行政職位”。在田金麗看來,這個階段的女兵其實都可算是“軍中花瓶”,即使有柴惠珍等幾位女將軍,也都不在“一線”。
直到近年,台軍高階軍官中的女性才越來越多。“陸軍的女排長、女連長不在少數﹔海軍也有謝艾潔、林美菁這樣的女艦長﹔空軍則有開運輸機的女飛官。”田金麗介紹,像這樣的女官士兵都已經身在一線的作戰體系中。“雖然她們多少還會受到家庭等因素掣肘,但已經完全不是以前的花瓶角色了。”
性別平權 女性從軍需打破“玻璃天花板”
走入台軍的女性越來越多,但同時伴隨的,似乎還有各種與職業發展相關的問題和困擾。雖然台軍屢次澄清女兵在軍中表現很好,但對提升女兵比例、女性進入主要戰斗崗位等問題,似乎始終存在各種雜音。對此,同為女性的田金麗強調,並不是婚姻與家庭拖累了女兵,這種看法本身就是一種性別歧視。
“在落實性別平權方面,台軍的確有加強對男性軍士官的教育,大致來說還OK。但到了晉升的關鍵時刻,女性還是因性別受到影響。”田金麗認為,軍中的兩性平等,需要由兩個方面來推進。整體環境對女性從軍仍然存在不友善的地方,與女性從軍相配套的保障措施不完備,潛在的歧視導致了女兵晉升時的“玻璃天花板”。“另外女性也要有清晰的自我認知,充分考量從軍要面對的困難和壓力。不然即使站到了一線,卻因為各種原因放棄,也是資源的巨大浪費。”
最后,對於台軍中女性比例的上升爭議,田金麗覺得“這其實不是一個問題”。她認為,男性兵員既然招募不足,那就剛好順應“精實案”裁軍,“現代戰爭並不是在拼人力多寡”。與此相應,女性在體能上的弱勢也已經不是絕對的問題,“台軍女性比例提升不是壞事”。(燕子)
來源:福建東南新聞網-海峽導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