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台灣民眾在激情活動后,應當冷靜理性的思考,就算要造反,也要有充分、正當的理由。在野根本沒有提出任何的對策,而只是罵及反,而部分人又助長如此的氛圍,這實在是令人感到相當的無奈,台灣也將難以找到出路,火大游行之后將是更沉重的壓力。 |
至於國民黨發言人殷瑋則針對綠營火大游行作出回應。他指出民進黨主席蘇貞昌說要“換政策、換政權”,並稱要“換內閣”、“換總統”、“罷免立委”、“罷免總統”、“爭取重返執政”,蘇的說法揭露了民進黨念茲在茲,隻有政權、隻有當“總統”﹔游行目的恐怕不是為了台灣社會的安定與進步。
從府院黨三方反應看來,顯然對於民進黨隻火大沒有提建議感到相當遺憾。事實上,針對反媒體壟斷部份,“行政院長”陳沖已非常清楚地表明,媒體經營有其特殊性,對於跨媒體的並購,通訊傳播委員會(NCC)正在進行《反媒體壟斷法》的專業立法工作,三月間就會針對跨媒體並購提出完備的專法,這總比在“立法院”情緒性的修法更周延,也更負責任。無奈民進黨根本志不在為台灣建構良好的媒體經營環境,也不是真心想要合理有效地管理媒體,當然就不會真心期待行政部門訂定專法﹔即使明知“行政院”對這個問題已有積極作為,還是一樣要煽動民意、走上街頭。況且“立法院”交通委員會已於2012年12月27日決議要求NCC在2013年6月底前提出專法草案送審﹔為何民進黨還要匆匆提一個窒礙難行的版本倉促通過?
而針對召開國是會議,一直以來,馬政府就積極希望尋求與在野領袖會面,要不吃了閉門羹還被消遣一番,要不就是要求“要照我的辦法去做”,事實情況如何?真相騙不了人,召開體制外的國是會議必然會曠日廢時、浪費公帑,也不見得最后有結論﹔而 針對撤換“內閣”,不管換誰民進黨都不滿意,因為民進黨要換的主要對象就是馬英九,隻有民進黨贏,蔡英文當“總統”,民進黨才不會提換人的訴求。
平心而論,火大游行就是民進黨所發動的一場政治活動,一切不滿者利用這個平台,原本參與者就多半是綠營顯性及隱性的支持者,自然不在話下﹔無論人數多少,多半都不出民進黨基本框架﹔多數民生議題訴求的背后,也難掩政治動機,既火大動因並不全然充分,也沒有提出正面具建設性的訴求對策,而只是一味地負面批判謾罵,難道下台換人,問題就解決了嗎?許多問題並非馬政府執政后才造成的,都是過去以來的沉屙固疾,我們應當要問,究竟要不要從現在開始改革?誰都要發展經濟,但經濟發展有循環的波動,不可能永遠在高點,當然也不可能永遠在低點﹔社會中沒有貧富差距存在是不可能的,隻能縮減貧富差距,一個社會更不可能人人都有屋住,都是從租到買,從小屋換大屋﹔至於工作更是不可能達成每個人都找到自己滿意的工作。今日的不滿,或許過了一陣子又會改變,不滿的項目會不停地改變,在野黨也不可能滿意,不滿意雖然是成長進步的動力,但實在也不應流於意氣之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