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網綜合報道】1月31日晚間,台灣當局馬英九辦公室突然發布消息稱,“行政院長”陳沖因為個人身體因素請辭。深夜一紙新聞稿,讓政壇路平步青雲的江宜樺,成了藍營最亮眼的政治明星。在黨內逼宮、在野強勢杯葛的頹勢下,這樣的選擇,是馬英九最后的反扑,他期望順利推動政策改革,避免接班戰爭、台灣經濟頹勢繼續蔓延。
華廣網今日刊載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助理兼台港澳研究所執行所長嚴安林的評論文章分析此事。文章指出,陳沖是台灣“拼經濟”的理想人選,台灣經濟問題肇因於國際經濟環境與台灣內部政治惡斗,政治環境不變,經濟發展難以順暢。陳沖下台后台灣經濟就能夠因此好起來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全文摘編如下:
1月31日晚,台灣馬英九辦公室無預警地宣布“行政院長”陳沖因為個人身體因素請辭獲准。陳沖請辭,當然有個人身體不佳的原因,但陳沖的身體狀況其實也並非到了非辭不可的地步,而關鍵的原因應該是政治問題。一方面,民進黨的“火大”游行提出了“換內閣”的訴求,甚至提出要“罷免馬英九”,在野黨的一味反對,給了馬英九相當大的壓力﹔另一方面,陳沖個人對於施政也著實感覺無力,尤其是“拼經濟”無法立竿見影,挂冠求去當然也是不得不然的選擇。問題是:陳沖下台后台灣經濟就能夠因此好起來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