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7月09日15:44來源:南方人物周刊字號:
原標題:現在是中華民族萬世太平的前夜,惟一變數就是台灣問題——對話張安樂
本刊記者張歡萬靜波
人物周刊:你怎麼看待統一促進黨在台灣的作用?你說的這種“紅色力量”在台灣可能並不會受到太多人支持
張安樂:我們是紅色的,認為台灣與大陸共處一個中國,希望將來能夠統一,目前先一國兩制。目前台灣的紅最少,我們是惟一公開站出來的。綠色的定義是台灣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應該正名叫台灣共和國。藍色指台灣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最好叫中華民國,其實現在也就百分之十幾的人認為,這是從興中會到同盟會、辛亥革命、北伐一路過來。用中華民國的名義還可以從大陸弄些好處,這也是一部分藍色的人的想法。
台灣的民主本來應該是中國人的驕傲,但是因為涉及到國家認同問題就很麻煩。我們現在在台灣一無支持對象,二沒有根據地。南部可以算是綠色根據地,藍色沒有根據地,台北都岌岌可危。我們紅色更慘,什麼都沒有。
馬英九內心深處是紅的,他當主席就說中國國民黨終極目標是要統一,可第二天就在台獨報紙登廣告說台獨也是我們的選項。因為台灣的土壤是綠色的,他必須要媚俗,我想他綠色話講久了,自己也就相信了。納粹德國外交部長裡賓特洛甫說,謊話說一千遍就是真的了。
馬英九的問題就在於他的外省人原罪感非常嚴重。民進黨是意識形態的,而地方派系是沒有意識形態的,他們和國民黨是利益共生。如果民進黨和地方派系結合,就完了。
蔣介石在台灣去日本化,恢復中國化。馬英九又開始去中國化,他不是一個大的政治人物,他認為吃定我們了。現在大陸對台灣是越綠越拉攏,你依靠的對象在哪裡?三大法寶要先有黨的建設,才有武裝斗爭,才有統一戰線。他們不是被你統戰的,而是靠攏你的。你大軍要過江了,張治中才會跟你。拉攏政客是沒有用的,他怎麼可以幫你做工作,價值在哪裡?拿了你的好處回去還是要反對你。
所以要有一個地方,進可攻,退可守。當年你沒有延安你就完了。當年毛澤東要背靠蒙蘇,如果你真投靠了蘇聯,就完了。
當你培養了紅色選民以后,就會有紅色政治人物,比你還紅,一國兩制講得比你還要深,這就是良性循環。等到那個時候,紅色在政治上就會有影響力了。
人物周刊:這些年海峽兩岸的關系得到了改善,而大陸還存在更多現實的問題,台灣問題的重要性在哪裡?
張安樂:現在是我們中華民族萬世太平的前夜,惟一變數就是台灣問題。如果我們過了這個關,我們就成了中產階級社會。如果過不了,就不好說。我認為需要耐心。
現在的資訊是擋不住的,威權並不是一無是處,至少有效率,毛澤東用這個來搞斗爭,鄧小平用來搞建設。孫中山有能力推倒舊秩序,卻沒有能力建設新秩序,亂了38年。毛澤東建設了新秩序,20世紀惟一有能力建設中國的就是毛澤東。
既得利益很難一下子放棄。美國4年內戰,燒殺擄掠很嚴重,但是沒有清算啊,軍人騎著馬配著槍回家了。我們4年下來,傷口到現在都沒有愈合。
我始終認為台獨是不可預測的炸彈。如果宣布台獨,大陸任何領導人怎麼辦?不打,影響內部穩定,打,不可預測。
人物周刊:你主張“和平統一,一國兩制”,你怎麼說服台灣民眾和政治人物,畢竟現在台灣還並不認同你的理念。
張安樂:“中華民國”這4個字是台獨的護身符、統一的絆腳石。現在連蘇貞昌也在用“中華民國”包裝他的台獨。有些人還有些中國情懷,還想統一的,像郭冠英講的,統一要在中華民國底下統一。如果不是中華民國,我們就不統一,可顯然這是不可能實現的。
我對中華民國絕對會比中華人民共和國更有感情,我在它底下長大,我們這些人一定有感情。但是我對中國更有感情,不能為了中華民國4個字,妨害了對中國的認同。所以,現在我跟我們的同志講要忘掉中華民國四個字,回歸中國。很簡單,中國是本,今天我穿這個衣服叫中華民國,明天我穿那個衣服叫中華人民共和國,我還是我,還是中國。不能為了衣服把人給忘掉了。
我和馬大姐(注:馬英九大姐馬以南)說,馬英九到了美國還不是犯人一樣。先向哥斯達黎加買入場卷,還要行賄。有了入場卷才可以和美國說我要過境,和犯人一樣。陳水扁過境紐約,洋洋得意,但還是被人家攔住了。香港特首去美國,警察會攔著麼?不會,還得拼命保護。你馬英九在美國被限制,高級犯人。美國國務院一個處長跑到台灣,藍綠大佬還不得乖乖排排坐。2004年“3·19”槍擊案之后。幾萬人准備要沖擊總統府,為什麼不沖擊了?我們一個同志制定計劃的,一大早接到命令取消。包道格(時任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處長)和連戰、宋楚瑜說,好了好了到此為止了。
如果統一,台灣人做副元首,你到美國下飛機,副總統來接。國宴在白宮,包道格安排吃住還可以,想上主桌那是未知數。
人物周刊:你說的中國,指的是政治中國、鄉土中國,還是文化中國?
張安樂:中國就是這個土地上的人民,中國文化是流動的,不是一成不變的。中國文化最發達的時候是春秋戰國百家爭鳴的時候,后來定於一尊。中國文化后來吸收了印度文化,現在吸收了西方文明,不斷在進步。
中國就是中國,沒什麼文化政治的區別,那都是學者的語言。現在的問題是,兩岸要統一,鄧小平講得很清楚,一國兩制是最好的方法。我一個朋友跟我說,他可以接受聯邦,不接受一國兩制。我告訴他,夏威夷是聯邦的一個州,香港是一個特區,可香港不必交稅給北京,夏威夷要交稅給華盛頓。香港人在香港犯了北京的法,沒有犯香港的法,北京不能來抓你,比如法輪功。夏威夷人沒有犯州法,犯了聯邦法,聯邦會來抓你。聯邦說你可以進美國,你就可以去夏威夷,如果聯邦說你不能進美國,你就不能去夏威夷。
你不認同這塊土地和土地上的人民,怎麼叫認同文化中國,韓國人比中國還認同文化中國啊。人家祭孔啊,禮失求諸野啊。台灣比大陸保留的多很多,包括祭孔和很多其他的東西。好不容易天安門廣場樹個孔子像,又給搬走了。
有人說香港到現在都沒有普選,可英國人在的時候,香港人從來不敢要求普選,立法局議員都是指定的。倫敦派英國人當總督,絕對不會派香港人當總督。
改革開放,就是民生主義。馬克思講階級斗爭是社會進步的源動力,孫中山講民生問題是社會進步的原動力,那現在改革開放是解決民生問題,還是階級斗爭?
以前中國是蘇聯的附庸,稱蘇聯“老大哥”,自從兩邊翻臉以后,最起碼中國大陸走民族主義了,而以前國民黨英文名是Nation’s Party,它的民族主義是真的。
現在大陸民權主義走得最慢,但跟毛澤東時代比起來,天翻地覆大躍進了,要給它時間嘛。“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權為民所用”,這不就跟“民治、民有、民享”和“民主、民權、民生”異曲同工了嗎?
人物周刊:這次回台灣,幫派兄弟是什麼態度?
張安樂:兄弟也分很多種,很多尊重我的選擇。有沒有抱怨的聲音,有。尤其在民進黨執政時代,害怕會不方便,害怕被鎮壓。
台灣很多地方是政商黑結合,搞工程就是三個缺一不可,這些民代負責政府內部的打點,商人負責作業拿錢,怎麼樣擺平其他商人就要靠兄弟。比如說一個工程一定要有幾個公司來標,怎麼分讓兄弟來調節,這次標讓這個公司拿到,拿到以后每個人分多少錢,怎麼分工作,兄弟調節、做仲裁來保証,這些不能寫下來的。政治人物不能直接拿錢,商人拿錢給兄弟,兄弟拿錢給政客。
當然有些兄弟會因為我不方便。埋怨也有,但不重要,基本上我做的決定基本能夠實行,他們都尊重,尊重我的選擇。
人物周刊:你的一生足夠豐富,現在支持你做事的精神動力是什麼?
張安樂:其實還是那句話,中華民族萬世太平的前夕,我能做什麼?我繞了一圈,中國的儒釋道法都啟發了我,想清楚了就沒什麼問題了。我現在替共產黨做事,因為共產黨替人民做事,共產黨要一分為二,前30年講斗爭講破壞,姓毛。后30年姓鄧,講建設。
我一直在想如果有一個巨人看我們,就好比我們看螞蟻爭食,他會覺得我們很可笑。人生就好比火柴,有人就亮一下子,有人從頭亮到尾。不管怎麼樣,也都不過是一瞬間而已了。(張歡 萬靜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