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比許信良1998年帶領民進黨進行兩岸路線大辯論,蘇貞昌目前的保守態度讓黨內有識之士無奈(資料圖)
自從10月初謝長廷成功“登陸”完成“開展之旅”,民進黨內關於兩岸路線轉型的討論就開始發酵,黨內不少有識之士都認為,新的兩岸路線大辯論已不可逆轉。事實上,兩岸路線大辯論在民進黨內也不是第一遭,早在1998年,民進黨內四大派系就針對兩岸問題展開過公開的電視辯論,2006年陳水扁也曾指示時任黨主席的游錫?組織開展兩岸路線大辯論,但后來因故流產。
謝系要求大辯論 硬被黨中央壓下
要求民進黨內進行兩岸路線大辯論,並非謝長廷“登陸”之后才出現的呼聲。早在年初敗選之后,民進黨內就有一股思潮,希望針對蔡英文所說的執政“最后一裡路”進行研討。今年7月,民進黨舉行全代會之際,謝系“立委”趙天麟就提出,希望新的黨中央舉行兩岸路線大辯論,進行大鳴大放的討論。
民進黨內一眾求新求變的有識之士,在苦等了新任黨主席蘇貞昌4個月之后,迎來的不是期待中的兩岸路線研討、轉型,而是蘇貞昌的“無為而治”。“天王”級別的謝長廷終於在10月4日踏出勇敢一步,毅然“登陸”訪問。自此之后的20余天,民進黨內特別是謝系人馬,希望黨中央“趁熱打鐵”的呼聲更加高漲,趙天麟直接叫板蘇貞昌要求舉辦大辯論,並強調這是“作為黨主席起碼要為民進黨做的事”。甚至前扁辦主任陳淞山也異口同聲,狠批黨中央“冷處理、扯后腿”。
島內媒體也對民進黨內要求兩岸路線大辯論的風潮高度關注。《聯合報》就評論認為,綠營左右分歧的路線之爭有待磨合,黨內新生代也會不斷要求兩岸路線大辯論,“這場論戰恐怕勢所難免”。《中國時報》也認為,蘇貞昌陷入自己形塑出來的“政治牢籠”,這種思維隻能讓民進黨在兩岸問題上虛擬敵人、草木皆兵。
10月底,民進黨發言人代表蘇貞昌發話表示,黨中央的基本立場是等“中國事務委員會”成立后,黨內可在這個平台上討論、溝通兩岸政策,但民進黨中央不會舉辦辯論。而不辦辯論的理由,正是蘇貞昌認為的“免得殺來殺去,這樣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