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國評論通訊社、中國評論月刊不久前在中評社台北會議室舉辦座談會,邀請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科學院院長邵宗海、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所長張五岳、台灣大學政治系教授張亞中、銘傳大學公共事務學系教授楊開煌與會。座談會由台灣大學政治系名譽教授張麟征主持,與會者圍繞民進黨前主席謝長廷訪問大陸所產生的影響以及后續可能發生的變化,各自發表了獨到的見解。 |
所以大家認為,謝長廷現在當然不以2016年為考量,但是他至少沒有排除這個方式。所以謝長廷的兩句話可以看得很清楚,他到大陸的第一句話就是“今日我足跡,未來后人路”﹔回到台灣,人家問他這個事情,他說,“播種看收成,政治上看成果”。為什麼政治上看成果?他很清楚,一個政治人物,要是不從政治成果來談的話,就不算政治人物。正是因為04年“總統”大選的敗選,造成05年連先生跳脫台灣內部選舉因素的制約來看待兩岸關系。正因為2012年兩岸議題促使民進黨的敗選,也促使謝長廷認為兩岸議題在未來2016年不能重蹈覆轍,藉由兩岸議題在泛綠陣營重新找到自己的政治定位。
究竟謝長廷登陸的足跡是否會成為民進黨蘇貞昌與蔡英文等有志2016年大選黨內天王的后人路呢?對此,我則持有比較保留的看法。
其一,我認為民進黨內有志於2016年競選大位的人,可能一個都不會去大陸。因為沒有跳脫選舉的考量,特別是民進黨內基本教義派人數雖非眾多,但聲音卻是巨大的,任何有志於尋求黨內提名者,很難邁出這樣關鍵性的一步。
其二,謝長廷能做的他人未必可以。我覺得謝長廷這次去,應當是有跡可尋,其實早在2000年的7月1日他擔任高雄市市長的時候,就曾經發函邀請當時的廈門市市長朱亞衍到高雄訪問。他當時提一國兩市。7月3日,廈門市市長朱亞衍正式回函給謝長廷,並正式邀請謝長廷到大陸去訪問。但當時的民進黨“總統”是陳水扁,當然是否決這個案子,所以其實當初謝長廷是准備到廈門訪問的。
據瞭解,當時的行程主要有兩個,到廈門是次要的,從廈門去北京是主要的。12年后謝長廷還循著12年前的想法,借由廈門的登陸前進北京。所以我相信,此次謝登陸並非偶然之舉,一方面雙方長期都聽其言觀其行有了初步的互信,另一方面中共在十八大前的敏感時刻讓謝長廷去訪問,也展現了中共的自信。